食货花鸟

食货花鸟
作者: 于非闇|编者:沈宁|责编:陈平
出版社: 文津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食货花鸟
ISBN: 9787805548333

作者简介

于非闇(1889—1959),原名于照,字非厂别署非闇,号闲人等,室名花萼楼、玉山砚斋。原籍山东蓬莱,生于北京。早年教书为业,后进入报界,主持多种报纸副刊栏目,并撰写百余万字随笔杂谈,广受读者称誉;历任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等导师、教授。1949年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精金石书画鉴赏,书法工瘦金体,兼善治印,为现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家。 沈宁,笔名沈平子。北京人。曾任职高校图书馆。对民国时期文化教育、艺术社团、相关人物及北京历史文化史料多有关注,研究领域涉及艺术院校及北京美术活动等历史沿革考证,对徐悲鸿、常任侠、滕固、王青芳、于非闇、余上沅、齐白石等人物进行个案研究,撰写发表研究文章近百篇,编著有《常任侠文集》(六卷本,合编)、《滕固年谱长编》、《闲话徐悲鸿》、《难忘帅府园》等二十余种。

内容简介

张大千吃烧鸭 张大千此次再登华岳,所得画稿极多,论者谓大千自去年游华,画笔丕变。今又重登绝顶,其于画当更有惊人笔墨也。往返几一月,居西安忽思食烧鸭。有得明楼者,号于西安,以烧鸭闻。大千午前登楼,点烧鸭一品,楼主示不可,谓活泼泼之鸭,割需时,拔毛又需时,燃炉需时,烧又需时,总计一烧鸭,自割迄入口,非两三钟头不可。君如喜食,请预付定洋,约日始可。叩其价,洋五元。约日暮,径予定洋五元而去。以为珍而艰也如此,必佳;准其时往,俟烧鸭,肴酌皆不暇辨美恶。巨声报客,曰烧鸭到。远望之,色灰败,类风干之鸡。随报声倏一呈献,即闻剖割声。比送客前,入口烂而糜,烟烧余味满齿颊。异味不宜多尝,乃未尽一鸭。比索骨骼,则煮亦烂熟之鸭,曝干又从而炙之,此亦游华所得之惊人笔墨也。 1935年10月30日 《北平晨报·艺苑珍闻》 署名闲人 北平鸟市 连日东西庙和土地庙的市集,鸟市大活跃了。鸣的有“黄鸟”——“山东黄”已来,“伏地黄”却也不少,且不太贵,羽毛齐整,又青又麻的才五六千元,“几千元还不是‘毛’来钱么!”这是卖鸟的叫苦。 “燕雀”是打弹玩的,更贱,毛“素”个小的雄鸟,会吃“飞食”叫“大远”的才二千元,次的只四百元一只。“交嘴”青的、红的都有,这种鸟嘴是交叉的,俗说左搭公,右搭母。会衔旗开箱子,每个一二千元不等。“锡嘴”“抓大龙”才四百元一只,但是来喂它的“小麻子”“苏子”,倒四千元一斤。鸟的食粮,却比鸟的本身贵上好几倍,您说这个年头! 黄鸟的鸣声清越,能学各种鸟语虫声。燕雀、交嘴虽也会叫,但是燕雀、锡嘴、蜡嘴都是会打弹的。弹有底盖两种,底小盖大,先掷以小的使衔着飞盘,然后再掷大的使接,上下左右盘旋飞舞,确实有趣。生在这人无闲心,物无闲力,人粮贵,鸟粮尤贵的今日,可惜这群无知的候鸟,被弋人捕获,只有摔死吃肉的一途了。哀哉! 1946年11月21日 《新民报·土话谈天》 署名闲人 ·北京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师、京派文人的亲笔记录。 本书是北京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先生作为报人所刊文章的合集,是一位京派文人对旧京生活的亲笔记录。 ·生动传神、京味十足的艺术描写再现老北京浓浓的烟火味道。 从肩挑串巷的街边摊到名贵食府春华楼,从闷头吃的高末到醉人的高粱烧,从莳花到养鸟、从钓鱼到训犬,全景展示老北京城市百姓生活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