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史记(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作者: (汉)司马迁|校注:张大可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史记(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ISBN: 97875354804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纪 《五帝本纪·正义》引裴松之《史目》云:“天 子称本纪,诸侯日世家。”张守节发挥说:“本者, 系其本系,故日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 月,名之日纪。”刘知几日:“盖纪者,纲纪庶品, 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又云: “盖纪之为体者,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 书君上以显国统。”(《史通·本纪》)据此,“本纪 ”之义有五: 1.“本纪”为法则、纲要之意,它“纲纪庶品 ”,故为最尊贵之名称。 2.“本纪”为记载天子国君之言事所专用。 3.“本纪”是“网罗万事”的,即国家大事无 所不载,不得视为人物传记。 4.“本纪”编年,记正朔,象征天命攸归。从 编纂学角度立论,编年记事是我国史法的优秀传统, 使叙列的历史事件的兴衰发展线索分明,它创自《春 秋》。 5.“本纪”效《春秋》十二公,故为十二篇。 《太史公自序》云:“著十二本纪。” 十二本纪序列为:(一)五帝本纪、(二)夏本纪、 (三)殷本纪、(四)周本纪、(五)秦本纪、(六)秦始皇 本纪、(七)项羽本纪、(八)高祖本纪、(九)吕太后本 纪、(十)孝文本纪、(十一)孝景本纪、(十二)今上本 纪。《今上本纪》缺失,今本《孝武本纪》是补缺者 截取《封禅书》所补,为《史记》之重复篇目。本书 选评了八篇本纪。 五帝本纪 本篇选自《史记》开篇《五帝本纪》。五帝是中 国上古父系氏族传说时代的五个圣王。五帝禅让相承 ,序列为黄帝、颛项、帝喾、唐尧、虞舜。五帝同姓 而非一家,不是一个王朝,司马迁合写一篇本纪,所 以题名《五帝本纪》。 《五帝本纪》寓含司马迁的历史观,是《史记》 全书的一个缩影。儒家经典《尚书》记事起于尧,宣 扬让德。司马迁将历史开端向上推移至黄帝,宣扬天 下一统。五帝时代约当公元前24至23世纪之间,距今 四千多年,正当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部落联盟时代 ,司马迁的记载大致符合历史进程。五帝禅让相承, 典礼制度一步步完善,黄帝草创国家,虞帝时制度大 备,鲜明地体现了司马迁进化论的历史观。黄帝用战 争统一诸侯,表明平乱世要用暴力。尧、舜二帝举贤 任能,天下大治,表明治国要用德。故篇末总括说: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率其德。”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律书序目》中说:“非兵不 强,非德不昌”,表述了治理天下要德与力并重的历 史观点。《五帝本纪》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司马 迁寓史论于叙事之中,可以说《五帝本纪》既是述史 之端,也是《史记》全书的一篇序论。 黄帝者①,少典之子②,姓公孙,名日轩辕③。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齐⑤,长而敦敏⑥, 成而聪明⑦。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⑧。诸侯相侵伐⑦,暴虐 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于戈⑩,以 征不享⑩,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 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 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 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 ,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 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 邑于涿鹿之阿圆。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 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圆。获宝鼎,迎日推 荚。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 ,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 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动心 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 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 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 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 帝颛顼也。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