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人脑(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

计算机与人脑(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
作者: (美)冯·诺依曼 著 陈元飞,陈宏俊 译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计算机与人脑(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
ISBN: 9787570223251

作者简介

约翰·冯·诺依曼(1903—1957),20世纪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被誉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计算机与人脑》《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为其代表作。其中,《计算机与人脑》作为电子计算机研制领域的奠基之作,在计算机产业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内容简介

引言 由于我既不是一个神经学专家,又不是精神病学专家,而是一个数学家,所以,需要对接下来的工作作一些解释与辩护。本书是以数学家的视角对“如何理解神经系统”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然而,这个陈述在其最基本的两个部分中都必须立即加以细节的界定,否则就 太笼统了。 首先,我在这里试图做的是“探讨如何理解神经系统的一种思路(approach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为求体例、术语统一,关注原文作者引号强调之部分,凡原文用引号处,译文一律引号翻译,并在引号内加括号标注英文或拉丁语原文。下同,略。——译者注,如此描述,还是有说大话之嫌;其实,这只不过是多少有些系统化了的一套推测猜想罢了——揣测这种思路应该如何进展。这就是说,我正在试图揣测的是,在这些以数学为引导的各个积极研究的路径中,从朦胧不清的远处来看,哪些路径,在我们看来似乎先验地最有希望,而哪些路径的情况又恰恰相反。同时,我也会给这些揣测提供一些合理化的意见。 其次,“数学家的视角(mathematicians point of view)”,其重点和一般的说法不同,我希望读者这样理解这一措辞:它并不看重一般的数学技巧,而是着重将逻辑与统计置于最显著的位置。而且,逻辑学与统计学应该主要地——虽然并不是完全排他地——被看作是“信息理论(information theory)”的基本工具。同时,围绕着对复杂的逻辑自动机和数学自动机所进行的设计、估值与编码,已经积累起的一套经验,将是很多信息理论的注意焦点。 其中,虽不是独一无二,但仍最具有代表性的自动机,当然就是大型的电子计算机了。 顺便,让我提一下,如果有人能够讲出关于这种自动机的“理论”,那就非常令人满意了。 遗憾的是,目前现存的自动机理论——而对此,我一定会大声疾呼、希望问世——仍然只 被描述为还不缜密清晰、难于条理化的“一套经验”。 最后,我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要揭示自动机颇为不同的一个方面。我觉得,对神经系统所作的更为深入的数学研讨——这里所说的“数学”之义,在上文刚刚概述过了——将会影响我们对数学自身各个方面的理解。事实上,它将会改变我们对数学和逻辑学的固有看 法。至于这个信念的理由何在,我将会尽量加以解说。 1.美国著名科学家冯·诺依曼的封笔之作,为小读者量身打造的经典科普读本; 2.脑科学与认知语言学专家专业译本,保证译文的准确、译笔的流畅、文字的精美。 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斯·贝瑟倾情推荐,《数学评论》等权威杂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