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静清和作品:茶与健康
ISBN: 9787522514901
静清和,原名张茂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当代著名茶人,知名茶学者。清和茶道、清和花道的创始人。国内著名的茶席、茶道空间设计师,茶道与茶席美学的推广者、践行者。长期以来,致力于茶道、香道、传统插花、中医、文玩等传统文化的研习。多年来,秉持“静为茶性,清为茶韵,和乃茶魂”的制茶、做茶理念,长期游学茶山,从源头问茶,对茶类、茶史、茶性、茶器等,均有深刻的研究和论述。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理念为表达,深入浅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观点,深刻影响着国内健康饮茶、茶席设计、茶道美学及其对茶的认识。代表作有《茶味初见》《茶席窥美》《茶路无尽》《茶与茶器》《茶与健康》《饮茶小史》。
《本草经》里并无茶 翻开历史的篇章,寻迹浩繁卷帙里的茶之正脉,就须 “不畏浮云遮望眼”。探源寻真,道阻且长,但是,只要敢于像茶的杀青工艺那样,在火与热的洗礼中去芜存菁,求真存美,最终一定会拨云见日,行则将至。 一提到茶的起源,大家耳熟能详,都会记得:“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并且言之凿凿地宣称,此语出自我国最早的中药著作《神农本草经》。可是,在我查阅了各种版本的《神农本草经》,包括我家祖传的两个线装版本之后,却没有找到一丝一毫关于茶的记载,这很令我意外与失落。 《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共收录了365味中药,其中植物药252种,确实没有把茗茶囊括在内。在此书内,也没有寻觅到关于“茶解七十二毒”的只言片语。也可能古时的版本曾经有记,在之后版本的不断编辑中亡佚了。但至少到今天为止,我的确没能从该书中查寻到。看不到的莫须有,不能随意引用,更不可人云亦云。 清代孙星衍辑佚的《神农本草经》,只是在“苦菜”的注解中,罗列了“苦菜”可能是“茶”的猜测,并且在南朝陶弘景的注解里,仅说苦菜“疑此即是今茗”,他也不敢十分肯定苦菜一定是茶。清代以降,受此影响,部分文人的关于茶的著作,便把苦菜的功效,想当然的误以为是茶的功效。于是乎,“味苦寒,生川谷。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神农本草经》)便被张冠李戴,广泛引用,袭以成弊。明代李时珍著述的《本草纲目》,并没有把上述《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苦菜”的功效强加于茶,便是有力的佐证之一。 我们再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多位研究者认为,此书是集医药大成于先秦两汉之间,但从该书以阴阳五行指导药物配伍、阐明药性理论来看,该书应是汉代今文《尚书》学派流行以后的产物。从西汉的“心为土脏”改为“心为火脏”的认知飞跃,能够窥见《神农本草经》的真正成书时间,应是东汉光武帝以赤符受命、立火德为国运以后的事情了。清代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也认为:“汉志无《本草》,按《汉书?平帝纪》,诏天下举知方术本草者。书中有后汉郡县地名,以为东汉人作也。” 西汉(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有“脍鱼炰鳖,烹荼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荼”的记载。《僮约》讲的无论是“茶”,还是“荼”,至少说明,在公元前的西汉,已经有茶或荼存在了。而在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里,实在没有必要把“茶”类,在官方的重要典籍中称之为“苦菜”,这不符合名物历史的基本逻辑与时人的基本认知规律。 西汉《淮南子?修务训》写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其后文并没有“以茶解毒”的记载。而“《本草》则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这段话的始作俑者,从文献上考证,最早见之于清初陈元龙的《格致镜原》。从以上两段近似的记载对比审视,陈元龙可能引用并衍伸、发挥了《淮南子》的内容。陈元龙所引用的《本草》典籍,究竟是哪一个版本的哪本医药著作,至少到今天,我们还不得而知。 如果说在传抄脱佚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关于“得荼而解毒”的记载,那么,唐代陆羽在《茶经?之事》一章中,不可能不去引用这一重要论断。鉴于此,他在《茶经?之饮》中只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陆羽在表述茶的功效时,也只引用了最早的《神农食经》的记载:“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可见,陆羽著书立说、修史治学,对文献的引用和取舍,是非常严谨缜密的。 陆羽《茶经》认为的,茶“发乎神农氏”,这一观点,我是赞同并认可的。在农耕刚刚萌芽的时代,古老而聪敏的先民们,在寻觅到的一切能够果腹的食物时,在比较试吃和遴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茶的存在,期间,误吃有害植物或食物中毒的可能性,都非常之大。那究竟谁是真正的神农氏呢?个人以为,一定是试吃在第一线,并随时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劳苦大众们。其后,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食疗经验和心得体会,然后冠以神农或者更伟大的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之崇高。《淮南子》说得好:“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 而后能入说。” 知名茶人静清和关于饮茶安全基本常识的代表作 资深茶人教你掌握饮茶安全法则 避免日常饮茶误区 以丰富的经验和翔实准确的数据,引导大家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茶,怎样健康、理性地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