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后半生

溥仪的后半生
作者: 王庆祥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4.88
折扣购买: 溥仪的后半生
ISBN: 9787010108117

作者简介

王庆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春溥仪研究会副会长,溥仪和末代皇族著名研究专家。出版《毛泽东周恩来与溥仪》《溥仪的后半生》《溥仪日记》《溥仪与伪满洲国》等50余部著作,有英、日、西班牙文多种译本,还以编剧、原著、历史顾问身份,参与电影《火龙》《末代皇后》、电视连续剧《非常公民》《“福贵人”传奇》和《爱新觉罗·溥仪》等百余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

内容简介

一、新生之日 公元1959年12月4日,对爱新觉罗·溥仪来说,这是 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是他后半生的起点,从这天开始, 溥仪不再是皇帝,也不再是罪犯,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普通公民。因此,这不能不是他感慨万千的一天。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俱乐部主席台上方,正面悬挂大红 绸制成的横幅,写着“抚顺战犯管理所特赦战犯大会”几 个大字,右侧条幅写的是“劳动改造,重新做人”,左侧 条幅写的是“改恶从善,前途光明”,会场布置颇有喜庆 色彩。 大会即将开始,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辽宁省和抚顺 市政府领导干部,省公安厅厅长和省高级法院院长,而抚 顺市公、检、法的官员坐在后排。 在押的国民党和伪满战犯300余人列队进入会场,顺序 在长条木椅上落座。记者拍摄的一个镜头记录下了当时的 真实场景:溥仪和他的同学们并排坐着,每人的面孔都是 严肃的,完全可以想见那时的心情有多么紧张。不过,左 前胸上戴有981号白色名签的溥仪却显得安详自若。这显然 是在宣布特赦名单前拍下的,当时,溥仪对自己不被特赦 有最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他也有点儿不想立刻就离开 这里。 当主持会议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代所长金源宣布开会后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侯西斌代表省委、省政府发表 了简短讲话,随后,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生春登 台宣读特赦名单,全场鸦雀无声。 “爱新觉罗·溥仪!”这就是那张“特赦名单”所报 出的第一个名字。 溥仪一下子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却在一两 秒钟之内突然出现了,他似乎不知道应该怎样接受这一事 实,呆呵呵地坐在原处未动。这时,坐在旁边的溥杰急了 ,暗暗捅他一下,悄声说:“快站到前面去!” 溥仪如梦初醒,竟激动得哭了起来。手疾眼快的记者 迅速摁动快门,留下了这个永恒的瞬间,从照片上看得出 :他的激动发自内心,哭出声音,流下热泪,那完全是人 之常情。不过当时他还无从知道: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 其他领导同志都记挂着他的改造,为他的点滴进步而高兴 。这次对他的特赦也是党中央最高领导层经过充分讨论所 做的决定。 溥仪终于慢慢地站了起来,在全体战犯注目下,缓缓 走到主席台前,伸出颤抖的手,从刘生春副院长手中第一 个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然 后鞠躬行礼。那份通知书上标明编号为“1959年度赦字011 号”,落款日期上骑缝印着带有国徽图案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最高人民法院公章。正文如下:“遵照1959年9月17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本院对在押的伪满洲国战争罪 犯爱新觉罗·溥仪进行了审查。罪犯爱新觉罗·溥仪,男 性,54岁,满族,北京市人。该犯关押已经满10年,在关 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 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这通知书无异于向世界宣告:一个崭新的政治生命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