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中国商人哲学读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金钱与情义同等重要:不同的商人,不一样的信念 中国古代作为商业和商人的称谓还有“贾”和“贾人”,通常“商贾 ” 并称。但二者在字义上略有差别:“贾,市也”;“市,买卖之所也”。 作为 商业和商人的称谓,当是先有“贾人”之称,后有“商人”之谓。至于后 世把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行业称之为“商业”,把从业者称之为“商人” ,主 要是由商业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并非只因为殷商余民多以此为业的缘故 。 一般来说,没有一个社会群体能像商人那样崇拜金钱了。不夸张地说 , 他们是一群拜金主义者。他们为金钱而奔波劳作,同时又为获得金钱而满 足喜悦。商人为什么要拜金呢?这是因为金钱的力量太大了,以至于现在 的人都道出了这样的口头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 的。”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说法。关于金钱的作用,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人对它作过一些精彩的评论。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 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道: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 的, 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 “……嘿,这东西会把你们的祭司和仆人从你们的身旁拉走,把壮士 头颅底下的枕垫抽去;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 使受诅骂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 到 高官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即使 她的尊容会使身染恶疮的人见了呕吐,有了这东西也会恢复三春的娇艳。 ” 马克思在他所著的《资本论》中对这 段描写极为欣赏,认为这段话深刻地揭露 和鞭挞了金钱社会的丑恶现象。但是马克 思没有读到我国西晋时期隐士鲁褒的《钱 神论》,实际上《钱神论》对金钱“魔力” 的揭露不但可以与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 门》媲美,而且在时间上还早了多年。 鲁褒,南阳人,生卒年无考。相传他 博学多闻,贫素自立,对钱财和官位毫无 兴趣。他写《钱神论》的目的是抨击时弊。 该文是古代揭露拜金主义和金钱作用的一篇精彩文章。现译成白话文以供 赏析: 有一位叫司空公子的人,鄙视富贵荣华,打扮得整整齐齐在京城四处 交游。一天,他在市中停下车马时,一回头看见綦毋先生。綦毋先生头发 苍白,徒步行走。司空公子说:“嘻,你年纪大了,空手徒步而走,要到 什么地方去呢?”綦毋先生说:“要到贵人那里去。”公子问:“学过《 诗经》 吗。”答道:“学过。”公子问:“学过《周礼》吗?”答道:“学过。 ”公子问: “学过《易经》吗?”答道:“学过。”公子说:“《诗经》上不是说‘ 币帛筐篚, 以将其厚意’吗?这是仁君以厚礼赠群臣嘉宾,然后群臣嘉宾才会感恩戴 德尽其忠诚。《周礼》上不是说‘男士持玉帛禽鸟以见国君,妇女执榛栗 枣修以见夫人’吗?《易经》不是说‘随机应变十分重要’吗?我现在看 你双手空空,却要到贵人那里去,这哪里是随机应变?你虽自称学过圣人 典籍,我却根本不能相信。” 先生说:“我将以洞明事理的言谈为赠品,以聪明的才智为见面礼, 这正如《论语》所说的:‘礼之为礼,重在内容,并不是专指玉帛。’” 公子听罢,拍着大腿大笑说:“听你所说,可见你真不开窍。既不通 晓古代,又不理解今天。当今之急,怎么能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易俗 , 富者荣贵,贫者贱辱,然而你却崇尚实质,崇尚真诚,这真是刻舟求剑, 胶柱调瑟。你一贫如洗、默默无闻,真是命中注定、情理之中。过去,神 农氏死后,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聪明人先知先觉而变通 这个道理,于是便掘铜山、四处找矿,铸币为钱。所以,铸钱者使钱币内 方以象地,外圆而象天。太伟大了,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 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 折。 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日孔方。没钱 则贫弱,有钱则富强。钱,无翼而飞,无足而走。面容严肃者,得钱则笑 逐颜开;沉默寡言者,得钱则话语不绝。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诗 经》 说:‘闹灾荒的时候,富人还过得去,无依无靠的穷人,就可怜了。’讲 的 就是这个道理。 “钱就是‘泉’,百姓日用,其源不竭。钱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 城 中的达官贵人,讲学的教书先生,早就讨厌言不及财的清谈了。他们一听 到清谈便昏昏欲睡,一见到‘孔方兄’(钱),便眉飞色舞。钱之所佑,吉 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当年,吕公很会相面,沛县泗水亭长刘邦 , 手持木版,上写‘送钱一万’,而实际只送一钱。吕公见刘邦有‘大才’ , 不仅接受‘空版’,还将女儿许之。刘邦原为小吏,出差去咸阳,同僚们 每人送他三钱路费,萧何独送五钱,刘邦对此铭刻于心。刘邦称帝后,多 封萧何二千户。可见,同是患难兄弟,钱多人更亲。当初,卓王孙反对女 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不与之钱财。相如与文君在卓府门前卖酒,卓 王孙感到羞辱,于是分给他们资财。文君解布衣换锦绣,相如解犊鼻,一 同乘车,阔绰华丽,声名大显。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