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80
折扣购买: 枫丹白露宫(千年法国史)
ISBN: 9787552024883
让· 弗朗索瓦· 埃贝尔(Jean-Fran?ois Hebert):法国枫丹白露宫主席,曾任法国文化与传播部长办公室主任。 蒂埃里·萨尔芒(Thierry Sarmant):历史学家,巴黎一大博士,现为卡纳瓦莱博物馆的首席馆长。
1814年 离别庭院 1814年4月20日,星期三,拿破仑于枫丹白露宫启程前往厄尔巴岛。在他上车前,天下起了毛毛细雨,拿破仑又往回看了一眼他那些排在马蹄铁楼梯上和金色栅栏间的卫兵。他拿着他那顶著名的帽子走下楼梯。走下楼梯后,他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几个主要官员和四个联盟特使的陪同下走进了士兵的队伍里。进入院子以后,他让自己的老近卫兵们在自己四周围成一个圈,然后发表了最后的演说:“我的老卫兵们呀,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聚。这20年来,我看着你们在荣誉和胜利之路上奋勇前行……在场的各位以及千千万万像你们一样的勇士跟随我,我们永葆初心,勇往直前。但战争会没完没了,会变成内战,那将给法国带来更深重的灾难。我为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利益,我走了,可是你们,我的朋友们,要继续为法国效劳……如果说我同意苟活下去,那是要为你们的光荣效劳。我打算把我们共同创造的伟大成就的历史写出来。再见了,我的孩子们!我多想把你们都拥抱在我的心头,可还是让我吻这个代表你们全体的军旗吧。”这是最后的演说。枫丹白露,这个专制皇帝上演自己大戏的剧院,成为他最后一次转变的舞台—这位皇帝将会再次成为大革命的首领,他才刚刚写下拿破仑传奇的第一章。 拿破仑此前书写的篇章显然更加悲惨。1812年,法国军队在对俄战役中溃败。中欧和德国在1813年失守,而且法兰西帝国的许多盟国也已倒戈。此后,战场转到“古老的法国”领土上。 1814年2月,法国人害怕敌军进入枫丹白露宫将其洗劫一空。王室家具总管火急火燎地将套间内最珍贵的物件装了10余个箱子运往巴黎,这些物件大至灯座、摆钟、花瓶、描绘意大利战争的水粉画、拿破仑的全身画像等……小至皇帝御座的翎饰!现在应该抢运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但同时也应该拿走那些可能成为同盟军战利品的一切东西。时间紧迫。2月14日,那些哥萨克人在方尖碑露营,俄国军队则在枫丹白露的城堡内驻扎。但拿破仑出人意料地在尚波贝尔和蒙特米赖取得胜利,从17日开始,俄国军队撤离枫丹白露宫。 尽管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出众,但这并不足以和规模巨大的反法同盟军抗衡,无法扭转法国军队的命运。3月31日,皇帝在放弃首都后来到枫丹白露宫,此时,他的手下仍有6万余兵。4月1日,他举行了阅兵仪式,然后又去科尔贝和埃松检阅了马尔蒙元帅的阵地。他还在那儿会见了从巴黎过来的法维耶上校;上校汇报了反法同盟军进入首都的情况以及沙皇拒绝与拿破仑商谈的申明。听到这个消息,拿破仑向马尔蒙重申了自己要不惜一切代价继续作战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这是必须的”。 4月2日,白马庭院举行了新的阅兵仪式。这位皇帝依旧以一种高昂的气势对他的士兵们致辞说:“老皇帝向大家问好!”有一个阅兵仪式的见证者这样描述道:“像这样,在充满辉煌和荣耀的日子里,我们在杜伊勒利宫、美泉宫、波茨坦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拿破仑,如今在枫丹白露宫,他仍是这样出现的。”同一天,从巴黎办完事回来的科兰古神父告诉拿破仑沙皇要求他退位的消息。4月3日,拿破仑获悉,前一天,由塔列朗组建的参议院已经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并宣布废黜拿破仑。 10点半,拿破仑在白马庭院召集弗里昂的老近卫军和昂里翁将军的青年近卫军,并对他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检阅,他与士兵们交谈,并授予他们勋章。在阅兵完成之际,拿破仑走到庭院中央,让他的军官和士官们围着自己,并致辞:“军官们,士官们以及我老近卫军的士兵们,敌军已经夺取我们的三个边境地区。他们已经进入巴黎了。为了求得和平,我向亚历山大大帝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和平:保留法国原来的边境线,放弃我们曾经征服的领土,还输掉我们从大革命以来的所有战果。但是他不仅不同意,还得寸进尺,用那些流亡贵族的卑鄙提议来索要更多,我曾经给予他们生命与莫大的恩惠。他准许他们戴上白色的帽带,随即,他又要拿我们国家的帽带来代替。我们几天后就要攻打巴黎了,兄弟们,接下来就得看你们的了!”此话未了,庭院里的将士们一片热血沸腾,喊道:“我皇万岁!进击巴黎!进击巴黎!”拿破仑结束他的话,说:“我们要向他们证明,法兰西民族懂得如何做自己国土的主人,若在他乡久留,此处便是吾乡。我们懂得如何捍卫自己的帽带,如何捍卫我们的独立以及领土的完整。”随后,士兵们排起长队,皇家卫队的乐队奏起马赛曲和出征曲。 在4日的晚会上,在皇帝和他的元帅之间发生了可怕的一幕—大家决定逼皇帝退位。奈伊、勒菲弗、蒙塞和乌迪诺突然闯进拿破仑的办公室,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们的处境可以用绝望来形容,如果不尽快和解,迎接我们的将是一场灾难。只有让您退位这一条路可选了。”谈话中闯进来的麦克唐纳比其他元帅更不敬:“和您说实话吧,我们不想将巴黎置入莫斯科的虎口之中。我们的人已经被接纳,我们决定结束一切。”拿破仑再一次提及要向巴黎进军,但无论他怎么说,得到的回复都是士兵们不愿前行。“军队会服从我的!”皇帝大喊道。受挫的拿破仑遣散了他的副将们,身边只留下了科兰古一人。在与科兰古商议后,他同意让位给儿子,也就是罗马王,并由玛丽· 路易丝摄政。奈伊、麦克唐纳和科兰古就把这个消息带往巴黎了。 第二天就上演了这样戏剧性的一幕:拿破仑收到了元帅马尔蒙大军叛变的消息。他的三个密使从巴黎赶回,拿破仑让位于罗马王的事没能成功。相比较拿破仑二世,塔列朗和临时政府此前已经说服沙皇选择波旁家族了,将军德索勒曾对沙皇说:“摄政者只是个传话筒而已,真正的王躲在幕后。”拿破仑思索半晌后决定退兵到卢瓦河。奈伊、麦克唐纳和科兰古就此事进行商讨,奈伊主张无条件投降。晚上11点半,奈伊写信给塔列朗:“皇帝由于将法兰西置于他自己都无法拯救的地步而受千夫所指,他本人已同意完全让出大权。我限他明早之前将明确正式的让权诏书交给我。” 6日,拿破仑最后一次集结他的元帅们,仍试图说服他们随自己撤兵卢瓦河。但是对方又重演了前天的那一幕—他们拒绝在国内扩大内战。据说此时这位皇帝曾对他的士兵们说:“你们这是想要歇息了是吗?那就去吧。”随后,拿破仑就在让权诏书上签了字并把它交还给了元帅。这封诏书内容如下:“反法同盟势力早就把拿破仑皇帝视为阻碍欧洲和平建设的眼中钉,拿破仑大帝谨守他的誓言,在此宣布,为了他自己及其继承者,放弃法国和意大利的王座,本人还没有做好为法兰西的利益作出个人牺牲,甚至献出生命的准备。”随即这座行宫也一并让出。同一天,巴黎的议会将“上一任国王”路易十八拥上宝座。拿破仑曾经的那些元帅和将军们争相拥护这位新主。 接下来这位前任皇帝经历了痛苦的几个小时:他需要协商自己的出路,当他的密使们和反法同盟国商议之时,拿破仑在狄安娜花园乱转,狂躁不已。精疲力竭的同时又伴随着歇斯底里。 4月11日,拿破仑批准了一份协定,该协定赋予他终生统治厄尔巴岛的权力,并保证他每年都能够获得200万法郎的收入。另外,这一协定还保留了拿破仑皇帝的头衔和玛丽· 路易丝的皇后头衔。玛丽· 路易丝还拥有了帕尔马、普莱桑斯和瓜斯塔拉的主权,她的儿子们则成了帕尔马的王子。这个皇室家族的王子和公主们同样也被授予了某种头衔并有一定的收入。1 200—1 500名皇家侍卫被临时调动,护送拿破仑到圣特罗佩码头乘船前往厄尔巴岛。一支400人的侍卫队奉命看守这个遭遇流放的皇帝。该协定保证跟随这位皇帝的波兰军队可以带着武器拿着行李自由返回祖国。协定的双方之中,法方的签字代表是科兰古、麦克唐纳和奈伊,而反法同盟方面则分别是代表奥地利的梅特涅亲王,代表俄国的内斯尔罗德伯爵,代表普鲁士的哈登贝格男爵。同一天,法兰西临时政府发表了遵守协定所规定条件的宣言。5月31日,塔列朗以路易十八的名义发表一份声明,规定由法国承担的条款将予以忠实执行。 从12日夜晚到13日凌晨,拿破仑很可能试图服用鸦片或者颠茄自杀。据科兰古所说,拿破仑自俄国战役以来,一直随身带着一剂毒药,并在那晚用水吞服。但是反复的呕吐降低了服用功效,“自杀”没能奏效。陪在他床边的外科医生伊万也拒绝给这位病人添加新药。天亮了,拿破仑也好多了,他对科兰古说:“我会活着的,因为死亡不愿在我卧病在床之际到来,我更适合战死沙场。我会有勇气在这些事发生以后活下去的。”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打点这位即将被流放的皇帝的行李了:打包家具、书、花瓶、餐具以及其他为皇家流放所准备的物件儿。在与他的近卫队老兵们告别之后,这位皇帝又拥抱了佩蒂将军以及鹰饰勋章,然后登车启程,经过几个世纪这片白马庭院也就变成了离别庭院。拿破仑的套车由密使及其随从跟着。50名精锐部队的骑兵组成了一支护卫队。他们于1814年5月3日到达厄尔巴岛。而1815年1月14日,这个皇帝就逃离此岛,去收夺他的宝座了。1814年3月20日,他在上午10点到下午两点的时间段于枫丹白露短暂停留,晚上9点的时候到达杜伊勒利宫,前一天路易十八已从这里逃跑。百日王朝开始了,最终由滑铁卢战役终结,拿破仑也因为这次的失利再次让出皇位,再次被流放。这一次,拿破仑被放逐到位于大西洋的一座废弃的小岛—圣赫勒拿岛。 复辟的波旁王朝立刻将失势皇帝的标志从公共建筑中清除。那些“N”、蜜蜂和雄鹰的标志被“L”、王冠和百合花代替。但仍有一个地方留下了这个“篡位者”的痕迹—枫丹白露宫。1834年,当路易· 菲利普邀请他的宾客们参观枫丹白露宫的时候,伯爵夫人布瓦涅曾这样描述:“我们此行看到一张普通的硬木独脚小圆桌,说是拿破仑就在这张桌子上签署了退位诏书,这张桌子也提醒我去读一读王朝复辟时期写下的铭文。我还看见一块皮革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波拿巴在国王的第二间办公室—陛下洗漱室的桌子上签署了让位诏书。’”其实,这张独脚小圆桌上真正记录这件事的铭文是这样的——“1814年4月5日,拿破仑· 波拿巴于枫丹白露宫国王寝宫后第二间屋子的办公室签署了让位诏书。”皮革铭文的作者显然无中生有地给这件事抹上了污蔑的色彩。 枫丹白露宫的故事就是法国千年历史的写照。相较于法国的其他王宫而言,枫丹白露宫的历史与壮丽并不为太多人知晓。这座城堡在卢浮宫与凡尔赛宫修建以前,曾是国王与王后的居所。这是一座承载历史的帝王行宫,目睹了法国的振兴和衰落,堪称半部法国史。 这座辉煌的宫殿与中国也有着不一般的纠葛。朱自清赋予了它一个无比浪漫的中文名字:“枫丹白露”,徐志摩则称为“芳丹薄罗”。但最让国人心伤的是中国馆收藏了大量法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自圆明园的珍宝,这里可能是西方收藏圆明园文物最多的地方。 怀着对城堡的热爱,枫丹白露宫主席让·弗朗索瓦·埃贝尔先生和历史学家蒂埃里·萨尔芒先生合作,为我们穿越千年法国史、了解枫丹白露宫,提供了线索。
枫丹白露宫的故事就是法国千年历史的写照。相较于法国的其他王宫而言,枫丹白露宫的历史与壮丽并不为太多人知晓。这座城堡在卢浮宫与凡尔赛宫修建以前,曾是国王与王后的居所。这是一座承载历史的帝王行宫,目睹了法国的振兴和衰落,堪称半部法国史。 这座辉煌的宫殿与中国也有着不一般的纠葛。朱自清赋予了它一个无比浪漫的中文名字:“枫丹白露”,徐志摩则称为“芳丹薄罗”。但*让国人心伤的是中国馆收藏了大量法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自圆明园的珍宝,这里可能是西方收藏圆明园文物*多的地方。 怀着对城堡的热爱,枫丹白露宫主席让·弗朗索瓦·埃贝尔先生和历史学家蒂埃里·萨尔芒先生合作,为我们穿越千年法国史、了解枫丹白露宫,提供了线索。
书籍目录
目录
序篇 与世隔绝的辉煌
章 圣路易的城堡
1068年 森林与岩石犹如王冠
1259年 圣路易与修道院
1314年 圣殿骑士的诅咒
第二章 法国的文艺复兴
1528年 蝾螈为标志的时代
1530年 一个“新罗马”
1539年 查理五世的到访
1540年 金银匠与宠妃
第三章 后一批瓦卢瓦人的辉煌与苦难
1547年 狄安娜之箭与赫拉克勒斯之柱
1560年 枫丹白露议会
1564年 凯瑟琳太后的嘉年华
第四章 初的波旁王朝
1599—1610年 缔造者亨利
1600年 “胡格诺派教皇”
1606年 加蒂奈的孩子
1633年 主教的胜利
1642年 官方旅游业的开始
第五章 太阳王在枫丹白露宫
1645年 “枫丹白露游”的诞生
1657年 鹿廊的瑞典女王
1661年 天之子
1664年 对教皇特使的听审
1685年 废除《南特敕令》
1696年 勃艮第公爵夫人
第六章 路易十五的狩猎
1724年 路易十五行猎肖像
1725年 国王该成婚了
1738—1774年 加里布埃尔父子的“宏伟计划”
1752年 卢梭与拉莫之争
1765年 王太子之死
第七章 从生存的痛苦到理性崇拜
1770年 玛丽王后在枫丹白露宫
1786年 王朝的后一次旅行
1789—1799年 不再完整的枫丹白露宫?
第八章 一个朝代的建立
1803年 “为获胜而受训”
1804年 教皇,皇帝的神甫
1804年 时代之形色
1810年 从约瑟芬到玛丽· 路易丝
1813年 枫丹白露政教协定
1814年 离别庭院
第九章 调解法国人
1831年 路易· 菲利普的工地
1834年 “王座的魅惑”
1837年 奥尔良公爵与梅克伦堡公主
1846年 刺杀法国国王
1848年 福楼拜与《情感教育》
第十章 皇家节日
1857年 “分批”游览枫丹白露宫
1857年 拿破仑三世的剧院
1861年 暹罗使团
1864年 欧仁妮皇后和中国馆
第十一章 从宫殿到博物馆
1927年 国家宫殿
1940年 德国占领时期
1962年 戴高乐的修复
1984年 从越盟到“枫丹威吓”
1986年 拿破仑一世博物馆
终篇 时间的宫殿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致谢
媒体评价
名人推荐: 我们一同到芳丹薄罗的大森林里去,那是我常游的地方。 ——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 枫丹白露宫建于十六世纪,后经重修。拿破仑一八一四年临去爱而巴岛的时候,在此告别他的诸将。这座宫与法国历史关系甚多。宫房外观不美,里面却精致,家具等等也考究。 ——朱自清:《欧游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