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死死:死亡不是永别 忘记才是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年1月-2015年7月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教委和***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颁发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06,2010,2012),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2006)等。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当年游侠人》《当代中国人文观察》等。 大学史方面的著述,除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的《老北大的故事》《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读书的“风景”》《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尚有《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14)以及《怀想中大》(花城出版社,2014)。
内容简介
独语 何其芳 设想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 地追随着你,如昏黄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该 对它珍爱还是不能忍耐了:那是你脚步的独语。 人在孤寂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动作。动作 也是语言的一种。 决*地离开了绿蒂的维特…,独步在阳光与垂柳 的堤岸上,如在梦里。**的彩色又激动了他作画家 的**,遂决心试卜他自己的命运了。他从衣袋里摸 出一把小刀子,从垂柳里掷人河水中。他想:若是能 看见它的落下他就将成功一个画家,否则不。那寂寞 的一挥手使你感动吗?你了解吗? 我又想起了一个西晋人物,他爱驱车独游,到车 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 *顶登高,谁不悲慨地一长啸呢?是想以他的声 音填满宇宙的寥阔吗?等到追问时怕又只有沉默地低 首了。我曾经走进一个古代的建筑物,画檐巨柱都争 着向我有所诉说,低小的石栏也发出声息,像一些坚 忍的深思的手指在上面**,而我自己倒成了一个化 石了。 或是昏黄的灯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 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温柔的独语,悲 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 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 门外。每一个灵瑰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 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我的思想倒不是在荒野上奔驰。有一所落寞的古 老的屋子,画壁漫漶,阶石上铺着白藓,像期待着* 后的脚步:当我独自时我就神往了。 真有这样一个所在,或者是在梦里吗?或者不过 是两章宿昔嗜爱的诗篇的糅合,没有关联的奇异的糅 合:幔子半掩,地板已扫,死者的*榻上长春藤影在 爬;死者的魂灵回到他熟悉的屋子里,朋友们在聚餐 ,嬉笑,都说着“明天明天”,无人记起“昨天”。 这是颓废吗?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反不能 美丽地想着“生”吗? 我何以又太息:“去者*以疏,生者*以亲”? 是慨叹着我被人忘记了,还是我忘记了人呢? “这里是你的帽子”,或是“这里是你的纱巾, 我们出去走走吧”,我还能说这些惯口的句子。而我 那有温和的沉默的朋友,我*记起他:他屋里有一个 古怪的抽屉,精致的小信封,装着丁香花,或是不知 名的扇形的叶子,像为着分我的寂寞而展示他温柔的 记忆。墙上是一张小画片,翻过背面来,写着“月的 渔女”。 唉。我尝自忖度:那使人类温暖的,我不是过分 缺乏了它就是充溢了它。两者都足以致病的。 印度王子出游,看见生老病死,遂发自度度人的 宏愿。我也倒想有一树菩提之荫,坐在下面思索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