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精)
ISBN: 9787508671505
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我们是医师,不是禅师;我们教的是入世,不是 出世。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一定会有技 巧,一定会有心机。这不是腹黑,这是智慧。属于这 个时代的好好说话,有朝气,也有锐气;不伤人,却 也不用屈己从人。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能好好说话,怎么办呢? 很多人自以为发现了解决之道——“既然祸从口出, 那我不说话、少说话,只说客套话和场面话好不好? ”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在日常语境里,好好说话的 教诲经常被当成“像好好先生那样说话”,用来挫伤 年轻人的锐气。由于这种误解,很多人以为,教人说 话无非是讲些恭顺礼让、与人为善、退一步海阔天空 之类的陈腐论调罢了,似乎只要足够宽厚仁慈,就能 好好说话。 真是这样吗?看一个常被用来教导我们不要说话 的案例。 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 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 、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是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之间的对话。我们先别 管拾得的态度是否洒脱,先想一想:他的对仗之工整 、用语之精准、反应之敏捷,岂是常人能及?而且你 知道吗?这句话说完,拾得和尚接着又念了一首很长 的偈子: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 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 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 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此处省去 290字,全文一共360字) 是不是头都晕了?现在想一想:如果我们跟拾得 吵起来,以他这样的口才,我们确定能赢? 知道人家为什么这么淡定了吧?因为有底气。 底气来自实力。淡定地“不说话”的底气,来自 “如果说,就一定能好好说”的实力。所谓静水流深 ,才能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不是说肚里一包草、脸 上带着温暖的笑,你就能立地成佛。就像韩信能受胯 下之辱,就像拳王不跟小混混动粗,就像刘国梁被无 知网友说成是不懂球的胖子也不恼火。那些温其如玉 、不跟一般人计较的高手,都是先有说话的实力,再 有从容淡定的风度。只是因为他们呈现出来的往往都 是八风不动、娓娓道来的气质,让很多人误以为只要 学到了这个外表,就学到了好好说话的精髓。 再举一个经常被用来教我们不要多说话的案例。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日:“巧言令色鲜 矣仁。” 刚毅木讷,就是看起来不会说话的样子;巧言令 色,就是看起来很会说话的样子。表面上看,这是把 “会说话”当成了一种罪过,但是且慢,你比较一下 孔子对他最喜欢的学生、以德行著称的颜回是怎么评 价的:“五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跟你说了一整天,你 没什么语言来回应我,这让你看起来很蠢;第二,你 私底下其实能把我的意思讲得很清楚,还能做很好的 发挥,这说明你不蠢。 可见,蠢不蠢,正是由“会不会说话”来判断的 ! 其实,“刚毅木讷”是一种说话方式,“巧言令 色”也是一种说话方式,关键看我们用的地方对不对 。对老师讲话,当然要刚毅木讷,有一说一,点到为 止,不然老师会觉得你在怀疑他的智商;对其他同学 说话,当然要善于铺陈,有一说十,自由发挥,不然 起不到充分讲解、答疑解惑的作用。真正的“巧言令 色”,其实就是按照不同环境变换自己的说话风格, 只是偶尔没转换好、显得浮夸,就会被人揪住小辫子 。也就是说,遇到孔子,我们的“巧言令色”恰恰就 是“刚毅木讷”;而能被看出来“巧言令色”,只能 说明我们“巧言令色”的水平还不够罢了。 觉得以上这段分析太暗黑?那就讲个更暗黑的道 理——心大,反而让我们不能好好说话。 我们都知道“童言无忌”这句话,一派天真烂漫 ,想来是极可爱的。可是再想想,为什么非要专门拎 出“童言”来说它“无忌”?岂不恰恰是因为,小孩 子是最容易犯忌讳、最不会说话的? 为什么?因为心大。 心大,就会欠缺察言观色的敏锐;心大,就会无 法洞悉对方的言外之意;心大,就会说话欠考虑;心 大,就会伤人而不自知。回忆一下,我们有多少次被 人乐呵呵地刺痛,然后人家还特别烦我们小肚鸡肠? 我们有多少次听到的道歉是“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要多心”?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