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永远的叛逆者(茨维塔耶娃的一生)(精)
ISBN: 9787536071889
亨利·特罗亚(Henri Troyat,1911-2007),法国作家、评论家,作品中尤以传记和小说著名。被称为二十世纪三大传记作家之一,法兰西学院“40个不朽者”之一。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巴黎竞赛》周刊评述说:“他身高一米九,写了100多部书,全世界读者人数远超一亿人,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被誉为“特罗亚奇迹”。 特罗亚原名列夫·塔拉索夫,父亲是亚美尼亚富商。十月革命后随父母逃离 俄国,浪迹欧洲,1920年在法国定居。大学时攻读法律,后曾从事新闻工作,当过编辑和政府职员。三十年代开始文学生涯,四十年代写作传记,获龚古尔文学奖等多个法国文学大奖,代表作品有《蜘蛛》、《虚幻的日子》、《巴尔扎克传》等。
沃罗欣对于玛丽娜新的爱情,是笑眯眯地表示怀 疑。而茨维塔耶夫教授,终于得知了大女儿的打算, 那可是大惊失色,瞠目结舌。他非常传统,女儿还不 到二十岁,那花花公子承认自己才十九岁,断不能让 女儿和他成婚,更何况,在他看来,这人还有双重污 点:既是犹太人,又有肺结核。他明察暗访了一番, 更加放心不下,着实不安起来。有知情者告诉他,她 这个对象的曾祖父当然是个体面的犹太教长(rabbin ),但是,他祖父祖母可是彻头彻尾的革命分子,阴 谋造反,反对政府,已经逃亡国外,为的是躲避牢狱 之灾,其子女也传染上政治病毒,落得身败名裂,穷 困潦倒。然而,感谢上苍,少年谢尔盖这一代新人目 前看起来,还没有得上左派的麻风病。显然,这鬼迷 心窍也是能遗传的,有可能旧病复发,不可掉以轻心 。祖先中了异端邪说的毒,一心推翻政府,后代就比 别人更容易重蹈覆辙。所有这些想法都使茨维塔耶夫 教授很反感,他是拥护君主政体的,思想非常顽固。 不过,女儿没有头脑,爸爸懒得和女儿争吵,最后, 虽然不同意,但也只好答应这门亲事了。 1912年1月27日,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和谢尔盖 ·埃夫隆的婚礼在帕拉切夫斯卡娅(Palachevskaia )教堂举行,只有少数亲友参加。来宾寥若晨星,大 都神色诧异,只有新郎新娘满面春风,喜气洋洋。 茨维塔耶夫教授,为了把忿恨的情绪压下去,就 猛劲儿工作,筹备美术馆的开馆典礼。这个美术馆此 时称为亚历山大三世美术馆。茨维塔耶夫教授一生, 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座美术馆上了。正式开馆典礼 定于1912年5月31日举行。到了那天,沙皇陛下驾到 ,身边簇拥着皇亲国戚,朝廷显贵,政府要员。沙皇 亲自主持盛大仪式。这个仪式也标志着为建馆费尽心 力的人功成名就了。仪式庄严隆重,而建馆人却很谦 逊,两者形成鲜明对照。诚然,茨维塔耶夫教授在庆 典仪式上必须身穿礼服。礼服是他花八百卢布买的( 至今仍在心疼),上面绣着醒目的装饰花纹。胸前戴 着一串勋章,闪闪发光。但是,他的心情很低落,与 这身衣装的华丽不相称,穿着这套礼服,浑身不自在 ,觉得不自然。女儿见了,不由得可怜起他来。一边 可怜他,一边赞赏他的风采。他的女婿也来参加了开 馆仪式,眼睛只顾盯着看沙皇尼古拉二世了,谢尔盖 1912年6月7日写信给他妹妹,只写了这么几句话:“ 我仔细观察了沙皇。他身材矮小,长得很年轻,浅色 的眼睛,外表看,不像个皇帝。”尼古拉二世说着常 规的话,感谢茨维塔耶夫教授完成了建馆工作,为俄 国增了光。玛丽娜听沙皇讲话,激动得说不上话来, 她猜想,爸爸这位庆典的主角,这会儿,恨不得马上 逃离这些礼节性的祝贺,赶快回家看书,做研究。她 后来在一篇自传文章《美术馆落成典礼》中写道:“ 父亲一个人站在大门口,身边是白色的廊柱。他站在 美术馆大门的三角楣下,也站在人生的最高点上,站 在自己作品的巅峰之上。他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绝 对地镇定。” P50-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