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易经(绍金解易经)

孔子讲易经(绍金解易经)
作者: 张绍金//易枫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孔子讲易经(绍金解易经)
ISBN: 9787506092128

作者简介

易枫,1976年生人,自幼爱好《易经》,理论与实战结合,多种数术兼攻并用。用八字解读人生,帮助解除命运的疑惑,给予生活的信心和能量;用奇门、纳甲指导决策,提升事业成功指数;用风水理论指导规划房屋建筑,小到单个家庭大到企业、园区、城镇等。倡导易道管理,担任企业易学顾问,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积累。 张绍金,1949年生人,山东省济宁技师学院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等多所大学易学客座教授。讲坛耕耘四十五年,其中有三十余年遨游神思于乾坤八卦间,且风水与命理蒹攻。倡导人文大义,首提《易经》替天说话,认为《易经》中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效天法地的文明元素,用《易经》元素滋养民众,能提高民族的整体道德素养:把理论引入到生活实践,提出“生活大易”的观点;主张白话解读《易经》,让《易经》贴近生活,走进大众生活。

内容简介

天地与人是个什么关系呢?“继之者,善也。” 继字在这里用得非常精准,意思是继承了天地阴阳之 道就是善。人是天地孕育出来的,是天地之子,不要 仅仅认为自身就是父母的产物。《孝经》把天地与人 的关系表述为“付”和“受”,“天付于人而人受之 ”,天地付给人的是气,人接受阴阳之气,同时,也 包含人的形体的受用。由善而成,因成而性即“成之 者,性也”。成是有形之物,其性是不同的,犹如孟 子所说“人之性、犬之性、牛之性”,就是万物各有 其性。性也是道,人之性就是人之道,做人必须坚守 的道,或者说是做人的底线。人性违背了常理,违背 了天性,会被咒为没有人性,猪狗不如。 常说见仁见智,这话就出自《系辞》:“仁者见 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古代知与智同。仁主 阳,智主阴,仁与智就是阴阳之道。智是天性,仁是 地德。 看问题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结论,孔子讲仁,孟 子讲义,墨子说兼爱,佛家说慈悲,耶稣叫博爱,名 词不同,概念有异,但条条道路通罗马,都符合一阴 一阳之道的精神大义。 “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而“百姓日用 而不知”,意思是大众百姓都在用“道”,却没有提 升到理性认识,而是仁与智分裂,就事论事。达到全 面地看问题,仁与智的统一,阳与阴的辩证,才称得 上君子,而君子却“鲜矣”,这样的君子是极少数。 做君子,首先就要读《易经》,因为《易经》是 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鼻祖,后来的各种文化学说 包括儒家、道家以及诸子百家等都发祥于《易经》。 所以,了解东方文化,做仁人君子,就要从读《易经 》开始。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 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 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 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任何事物都有显和藏的两面性。显为阳,藏就是 阴。人站在那里,这就是显.显出来的是否符合“仁 ”,关键看心里藏的是否有用的东西。心里是花花肠 子小杂碎,不可能有仁性的作为。朱熹解释“显诸仁 ,藏诸用”打了个很浅显的比喻:一树一根,生许多 枝叶花实,此是“显诸仁”处。及至结实,一核成一 个种子,此是“藏诸用”处。我体会,显是内心的外 化,藏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积累。一个内心阳光 的人,脸上始终都有春天的灿烂。天地交泰挥洒阳光 雨露.具有“鼓万物”生长之功。鼓就是鼓动、催动 、激励。但并不要求回报,用元代易学家吴澄的话说 是“天地无心而造化自然,非如圣人之于民,有所忧 而治之教之也”。圣人的拳拳之心在于教化百姓,唯 恐社会礼崩乐坏,所以才忧心甚多。 何谓盛德、大业?“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 德。”不要认为《易经》就是算算卦、看看相、受受 教育而已,它同样是鼓励创业富有的,并不排斥贵族 富豪,而是倡导“大业”,即事业越大越好;同时提 倡“盛德”,即宽宏的道德素养。不过,“富有”是 有条件的,“显诸仁”是首要,而且不是仅仅的金钱 的富有,易学大家胡炳文说:“富有者,无物不有, 而无一毫之亏欠。”有金钱的同时,还要有文化、有 仁爱、有修养、有孝悌、有慈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等。“大业”离不开“盛德”,“富有”也必须“日 新”,即每天都有人格品位的提升,如《大学》所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大业”而无“ 盛德”,德不配位,总有崩塌的一天。 “生生之谓易”,一部《易经》就落实在“生” 上。阴生阳,阳生阴,生生不息。人类的历史就是生 生不息的历史。从自然现象看,生是天地之功,万物 都是天地生出来的。岂不知天地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 用,即“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乾主气,天只 是一种气象;坤主形,成形的东西都在大地上,称之 为“效法”。说天说地都是为了说人,从人的角度看 ,成就事业是最为紧要的。人来到世界上没做成事儿 ,岂不是白来了吗?婴儿出生都是攥着拳头来的,哭 喊呼啸着要做人、做大事。等夕阳红的时候,就知道 自己人生路上的足印深浅了。要成就事业,就要“极 数之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是占筮之书并没有错,但不能说成迷信。假若 视为迷信,那么,圣人作《易经》而且鼓励“极数之 来”岂不是教唆犯?极数就是极尽之数,把数字用得 灵活,用得痛快淋漓,用到极致。数字共有从零到九 这十个数,再大的数都是这十个数的组合。数字用到 了极致,就“神”了。 《易经》中有很多数,如河图数、洛书数、八卦 数、五行数、天干数、地支数、爻画数、三元九星数 等,如此之多的数各有所用。“阴阳不测之谓神”并 不是不测,而是掌握了阴阳之道就有神来之笔,就不 用专门占测了,吉凶一目了然。 P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