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

错觉
作者: (韩)许太均|译者:千太阳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6.79
折扣购买: 错觉
ISBN: 9787514314878

作者简介

许太均,毕业于高丽大学心理学专业,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现任高丽大学心理学专业教授。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在相关领域的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内容简介

现在还有人相信“地心说”吗?在课堂上提出这 样 一个问题,就会有许多学生偷偷嬉笑。此时大家 会一致回答:“相信日心说。”当我又问他们为什么 笑,他们就会回答说,哪有人不懂这个理论。有趣的 是,我从一开始和他们一样,说“相信”日心说,并 没有说“知道”。但最后说不是不懂,而是知道。究 竟是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事实,还是相信这 一 理论呢? “有没有人见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或者听到有 人 见过?” 学生们的回答一直都一样。他们只是觉得奇怪, 回 答说:“(还)没有。” 瞬间,我的脑海浮现出更加有趣的提问。 “难道数百年前相信‘地心说’的人们的信念比 现 在坚信‘日心说’的我们的信念弱吗?”对此的答案 是 “并非如此”。现在人看到相信“地心说”的人,就 会 当作傻瓜,一笑置之。但是在坚信“地心说”的数百 年 前,主张“日心说”的人会被处以死刑。对不同意见 者 判以死刑,可见人们的信念是多么坚固。 在相信“地心说”的时代,人们确信自己的主张 并 没有错误,认为他们(并不是“相信”)“懂得”永 远 不变的宇宙的真相。“地心说”对他们来说是信念, 而 且不是正确或错误的暂时信念。那么我们现在对自认 为 知道的“日心说”的信念又如何?或许在几百年之后 , 如果我们的后人坚信“‘日心说’是错误的”这个崭 新 的理论的话,当他们听到“日心说”的时候就会觉得 根 本不可能而取笑我们。 像这样,科学知识显现为错觉的例子非常之多。 2011年9月23日,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表了他们发 现了 比光的粒子更快的粒子——中微子的论文,一度使科 学 界紧张。据说如果这是事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 错 误的。不仅如此,根据相对论创造的所有理论和现在 的 科学知识中的许多内容都会被废弃。当我正在写下这 些 文字的时候,仍然不知道哪个是真相。一直深信不疑 的 相对论或许有错误带来的恐怖感,使全世界的科学家 陷 入恐惧之中。或许只有全世界教科书出版行业的人会 非 常高兴吧,那样就有可能把所有的科学教材重新制定 。 这或许是刺激经济复苏的绝好机会。 有一件事情非常明确,那就是我们往往把没有亲 自 确认的单纯的信念当作真实。我们所知的许多事实中 , 被确认的究竟有多少?提出一件你能确信的,你认为 是 真实的事实。大部分人确切提到的可能是“我的父母 是 我真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我们中的一部分人 , 尤其是正值逆反期的青少年,应该有过自己的父母可 能 不是亲生父母的想法。在小时候,姐姐或哥哥嘲笑你 说 “你是从桥(韩语中桥和腿是一样的)底下捡来的” , 你并不知道“桥”的真正含义,因此为了寻找亲生父 母 而徘徊于汉江桥底下。 我们几乎都确信“我们是亲生的”这个事实,但 究 竟有多少人是通过基因鉴定确认了这个事实呢?如果 没 有确认过的话,这也只是暂时的信任而已。或许有一 天 有人哽咽着出现在我们面前,哭着说自己是我们的亲 生 父母。 实际上,委托亲子鉴定的件数中约30%的人最终 查 明并非生物学上的父母。这个数值不仅是在美国,韩 国 也与之相似。当然,委托这种鉴定的人大部分都是从 一 开始就对亲子关系有过怀疑的,所以数值会比较高。 考 虑到此,我查看了修改之后的数值,约4%的人被认定 为 非亲生父母。4%表示,你所认识的100个人当中就有 4个 人不是亲子关系。你又能如何确保自己不包括在那4个 人当中呢? 不要因为长相相似而放心,收养的孩子过了几年 之 后也会与养父母相像。在听到收养的事实前,究竟有 多 少次能从外表看出是收养的呢?看看以美丽和帅气著 称 的明星的父母,往往会产生是否是亲生父母的疑惑。 因 为我们无法记起出生的瞬间,所以根本无法知晓出自 哪 个母亲腹中。除非出生场面已被录制,才可以确认亲 生 母亲的身份,但是对于父亲,仍然是不能确定的。 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只是不愿在意识上认可,但 进 化心理学者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在人类的行为中起着重 要 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直到几十年前,男性根本无 法 确认生物学上的亲生子女。女性可以亲自养育自己所 生 的孩子,但是男性只能相信自己的配偶。 因为具备信任并不容易,所以从很早开始男性和 女 性的心理进化程度就有所不同。男性在精神不伦和肉 体 不伦中,对后者感到更加强烈的嫉妒心。因为男性要 阻 止妻子的肉体不伦,以此来确定子女是自己亲生的。 相 反,女性对前者感到更强烈的嫉妒。她们只能防止丈 夫 的精神不伦,以此来防止其他女性夺走自己能获取的 资 源。这就是进化心理学说明男性和女性的嫉妒如何不 同 的理论。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