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全知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福星、禄星和寿星经常同时出现在人们口中并称福、禄 、寿三星。三星报喜更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吉祥象征,为此福、禄、 寿还成了经久不衰的艺术主题。 有学者说,古代人对福、禄、寿三星的推崇,既体现出了他们对日月 星辰的原始自然崇拜,也展现了历史的进步,即人们由自然神灵崇拜转向 了人物神灵崇拜的过程。 福星 从古书中可以得知,古人的天文知识相对匮乏。在面对一些难以解答 的天象时,他们在感到畏惧的同时常为其增添神秘色彩。其中木星就被古 人称为岁星,他们认为只要木星降临,即可为人们带来福气,于是,木星 又被人们称为福星。这种说法自西汉以来就一直广为流传,直到道教盛行 之后,才衍生出新的福星传说。 据说唐朝年间,道州出了很多侏儒,唐德宗觉得侏儒异于常人,很有 意思,就要求道州每年为宫中供奉侏儒取乐。后来有一个名叫阳城的人出 任道州刺史后,觉得皇上的行为不合礼法、有辱国体,就大胆谏言请求废 除了这项供奉。道州的百姓被阳城的行为感动,遂将阳城奉为道州的福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道家的大肆宣扬,阳城逐渐成为天下百姓笃信的福星 。 到了元、明两朝,民间关于福星的传言越来越神奇,‘其中比较有名 的是“天官赐福”的说法。天官就是道教中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的紫微大 帝,据说紫微大帝也是一位能够为世人降福的福星。他的扮相很像朝中的 官员,身穿红色蟒袍,脚蹬黑色官靴,手持如意金钩,慈眉善目,仙气十 足。据说有的天官旁边还有童子相伴,童子有时是一个有时是五个,他们 大多手捧有吉祥寓意的花果。 在民间传说中,天上的神仙各司其职,如果人们心中的愿望能够通过 合适的神得以表达,往往不会选择福神作为祭拜对象。 但福星相比其他神仙却是一位能力很强的神,几乎世间所有的好运都 可借福神而获得。因此,福星成了专治“疑难杂症”的神仙,当别的神仙 无法解决问题时,大家就会选择祭拜福神。因此福神也成了最有“群众基 础”的吉祥神。 中国人对福星的尊敬时至今日依旧有所体现。中国农历新年时,家家 、户户都要在门上贴“福”字,以此寄托人们渴求自家福运绵长、幸福安 康的愿望。大家在贴“福”字的时候,一般都会倒着贴,有时候还要让自 己的小孩故意在门外喊上两声:“福倒了”,因为他们相信倒贴“福”字 有“福神来到”、“福神降临”的美好寓意。 禄星 中国古人向来重视功名,这一点在众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即可窥见。为 此,在人们臆想的仙界之中就出现了一位主管功名利禄的神,即禄星。人 们对禄星的崇拜与福星相似,也是由原始的星辰崇拜演化而来。禄星也是 人们常说的“文昌星”。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北斗七星正上方有六 颗星,由它们组成了文昌宫,其中第六颗就是古人崇拜的禄星。 人们对禄星的崇拜自西汉即已开始,但那时禄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很低,其职能也并不清晰。禄星成为世人心中的主宰星是隋唐开科取士之 后的事情,随着读书考取功名的人越来越多,禄星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其职能也固定在了功名利禄方面。禄星除了是士人、举子们竞相追捧的 吉祥神外,也是世间崇拜文才的普通百姓供奉的文神。 后来人们逐渐将禄星人格化,出现了禄神。但民间有关禄神的形象有 诸多版本流传,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梓潼地区的禄神张亚子,他就是后人 常说的“文昌帝君”。 据传,张亚子其实是由历史人物附会而成的,梓潼百姓将当地的梓潼 神张亚子和东晋时期自封为“蜀王”的张育附会成一个人,奉其为梓潼神 张亚子,并将张育的事迹渲染成了“张亚子”的传说。张亚子本来是梓潼 的地方神,他在中国范围内的走红则得益于唐朝皇帝的推崇。据说,安史 之乱后唐玄宗外逃途经此地时曾经做过一个神奇的梦,在梦中他巧遇梓潼 神张亚子,后来玄宗做了太上皇,他就将张亚子追封为丞相。史书记载, 唐僖宗即位后也曾来过此地,对于这位受到唐玄宗礼遇的神仙,僖宗不敢 怠慢,亲自祭祀之后又追封为济顺王。此后张亚子一炮而红,逐渐成了天 下百姓崇拜的文昌帝君。 到了宋代,文昌星的形象又有所转变。在民间传说中,苏轼和苏辙两 兄弟就是受到了新一任禄神的庇护,才得以科场高中、扬名天下。 据说在苏轼和弟弟苏辙出生前,父亲苏洵曾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 里他见到了一个举弓射天的怪人,怪人向天上射了两下后,飘然离去。苏 洵一直不解这个梦的意思,直到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考试,同时高中进士, 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出现在他梦里的怪人就是人们常说的送子神仙——张 仙。 当时的人们相信这个张仙不仅能够给人送子,而且可以助人取得功名 ,玄机就在他的那把弓箭上。古人相信那些能够金榜题名的人都是天上的 星官转世而成,但天帝专门派遣了天狗控制星官的行为,所以世间很少有 人能够金榜题名。传说张仙为了帮助世人就用自己的弓箭射伤天狗,让星 官们重新下界为人。古人对此深信不疑,由此张仙成了新一任的禄神。 不过,民间对张仙的形象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人说他就是后蜀貌比 潘安的亡国皇帝孟昶(chan9),也有人说他是一位得道成仙善射箭的道士。 因而在民间禄神的形象就是一个身穿大红袍,头戴官帽的白面书生模样, 有时候禄神骑在一只鹿上,有时候禄神怀抱婴儿,取其送子与晋升之意。 古人对禄神的崇拜十分虔诚,除了每年在文昌帝君诞辰时要到文昌庙 中祭拜,还经常将这种崇拜融入到各种民间艺术之中。据说古人在各种节 日时还会表演一种名叫“跳加官”的节目,其中主角的扮相就是民间流传 的禄神模样,大红袍,白面具,口里还念念有词道:“升官发财,加官晋 爵。”除此之外,禄神也是民间年画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题材。在一些年画 上禄神身边还有两个小童,传说禄神主管天下人考取功名之事,为了防止 出现泄题等舞弊事件,他挑选的这两个随侍童子,一个哑、一个聋。除了 正统的文昌帝君和送子张仙之外,“鹿”因为谐音“禄”,也被视为能给 人们带来功名利禄的吉祥物,因此它也常出现在年画中。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