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
作者: 唐燕//杨东//祝贺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76.70
折扣购买: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
ISBN: 9787302526186

作者简介

\"唐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杂志编委委员和责任编辑。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新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学位办建筑学学科评议组秘书、欧盟“H2020”地平线重大科研项目基金特邀会评专家。曾为麻省理工学院SPURS学者、卡迪夫城市大学访问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城乡治理等研究,在**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过德国洪堡基金、英国**学术院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人文社科基金等重要**外课题,曾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求是论坛论文竞赛奖、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佳作奖、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论文佳作奖、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论文三等奖。出版有《城市设计运作的制度与制度环境》《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等著作。参与的规划设计项目曾获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招标总体城市设计获胜方案奖、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北京市**城乡规划设计评选一等奖、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编制成果一等奖等。 杨东,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新、城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已参加重点科研课题和城市规划实践项目10余项,在**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与翻译《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等著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三等奖、佳作奖,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二等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年度人物(学术达人)”称号等。 祝贺,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学硕士,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新政策与实践、城市设计管理与治理。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英文论文“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Regional Governance under a Highly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e”收录于联合国人居署出版的Steering the Metropolis一书。曾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重要城市设计项目10余项。参与翻译《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新》《1945年以来的世界城市设计》等著作。 \"

内容简介

\"摆在城市*新面前的困难,除了发展理念的转变外,还集中体现在现有的制度障碍上。就广州、深圳和上海的实践来看,这三个城市都做了极为有益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及时地为全国各城市的城市*新提供了亟需的宝贵经验。 ——伍江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唐燕教授研究团队针对城市*新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广州、深圳、上海近年来*新制度建设的比较研究,从*新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规划编制、空间管控、政策配套等多方面,探讨了城市*新制度体系建构的目标、路径与方向,对促进我国城市*新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阳建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书的面世,可谓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是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过往探索中存在的经验与不足的一次剖析与审视。该书打破了诸多制度研究一地一议的语境,构建起了三地基本制度横向比较的通用框架,这种研究论述方式可以让读者*加清晰地看到不同城市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差异化的制度保障,同时也适用于未来*多后发城市间的比较和相互借鉴。 ——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唐燕教授团队4年倾力之作; ★全书包括100余幅城市实景照片、规划设计图、模式图,70余个表格; ★对三地新鲜、有趣的城市*新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重点探讨关系城市*新成败的3大关键要素——产权、功能、容量; ★指出未来我国城市*新制度创新的5个主要方向; ★为**实*提出工作内容和步骤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