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医多长寿
作者简介
谢英彪,东晋宰相谢安第61代嫡孙。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京市中医院名医馆教授、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全国**中医专家,南京市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导师。从医50余年,擅长诊治胃肠病、脂肪肝及内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养生、食疗药膳有深入研究。现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丰盛健康学院**顾问、世界健康促进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药膳食疗学会副会长及江苏分会会长、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养生保健协会常务理事、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已主编出版《中医膏滋方临*应用荟萃》等专著60余部。7次赴*本和中国香港、**地区讲学,获科技进步奖6项,获**论文奖10项,获**图书奖20项。
内容简介
返老还童因童心 何为童心?《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 ”引申为真心和赤子之心,真情实感。童心是人们真实情 感的流露,是天性,是真心实意。保持童心,就是要人们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不要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老年 人童心不泯,乐当“老顽童”,保持心理上的轻松愉快, 对于养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干老的“童心”有这样五大特 点:纯洁无邪。因为无邪则心宽畅开朗而没有烦恼,即谓 “心宽出少年”。再则无邪之心,*没有损人、欺人、捉 弄人、打击别人的邪念。“敬人者,人恒敬之。”简单。 俗谓“要聪明难,要糊涂*难”。但难不等于做不到,只 要有真正的童心就不难了。善于帮助别人,其乐无穷;算 计他人则自寻烦恼。乐观。童心都是无忧无虑的旁观者, 很少因七情所伤,长期在“太上忘情”的境界中,则真是 “行全精复,与天为一”而长生了。对七情刺激很不敏感 ,即使有所反应,但也很快就消失。“人生无苦乐,适意 即为美。”所以不伤乎七情者,终朝适意为乐。从来不考 虑什么叫老与死。俗谚:“想到老,一切了;想到死,穷 到底。”因为想到老和死,心中必有“为*无多”之感, 哪能再有雄心壮志。不顾虑老与死,才能有“少年负壮气 ,奋烈自有时”的朝气蓬勃和精神奋发。 为什么干老的童心有益养生呢?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 现,50岁以前玩成人益智玩具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 只有32%,老人玩具不仅能活动手腕、腰肢,还有益智功 能,延缓思维退化。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指出,老年人进 行购物、烹饪、做家务等活动,比打麻将、跑步、看电影 、出游等*能对抗大脑老化,取得延缓脑细胞退化的效果 。爱好收藏*被20多个**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 ,被认为对防治高血压病、胃病、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 心理疗效。 有一首《童心童友童话》的心理养生歌谣说:“童心 难得,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超脱自我。做个顽童,有何 不可。童年美好,岁月多少。甜蜜回忆,可消烦恼。故地 重游,童心可找。多交童友,不闷不愁。嬉戏玩耍,或跑 或走。忘记年龄,百岁老叟。”这便是对干老的写照。百 年来,干老一直保持儿童的心理状态,无忧无虑,好动好 奇,思维活跃。这是一种养神的好方法,能使人脱离杂念 ,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 条件。同时,这也是干老所以能“返老还童”的原因之一 。 蚁食养生少而杂 蚁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少,一个是杂。就是要有如 蚂蚁那样的食欲和食量,每次要吃得少,不可过饱,因为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同时主张杂食,不偏食,如蚂 蚁那样什么都吃一点,做到营养全面。蚂蚁有强有力的体 力,可能与其杂食、少食有关。所以,干老主张像蚂蚁那 样来安排自己的食谱。林则徐的好友清代文学家、养生家 梁章钜在其所著的《退庵随笔·摄生》中写道:“所食愈 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干 老从不多食,也不挑食,这很利于他得享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