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论(间接路线)/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战略论(间接路线)/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作者: (英)李德·哈特|译者:钮先钟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战略论(间接路线)/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ISBN: 9787208092020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内容简介

第二章 希腊时代的战争 这个观察的当然起点就是欧洲历史中的第一次“ 大战”——希波战争(The Great Persian War)。在 这个时代中,战略还只是在萌芽的阶段,我们当然不 可能希望获得很多的教训,可是马拉松(Marathon)的 大名,却在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心灵上和意象上,留 下了一个太深刻的烙印,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战争, 还是有略加说明之必要。因为欧洲人对于古代的希腊 人,都抱着一种崇拜的幻想,因此它的重要性就更显 得夸张。当我们作客观的研究时,这些史实的重要性 固然相当的被减低,但是其在战略上的意义却反而增 加了。 公元前490年,波斯人的侵略行动,实际上只是 一个规模相当小的远征行动,其目的是要教训埃雷特 里亚(Eretria)和雅典(Athens)少管闲事,不要鼓动 波属小亚细亚境内希腊人作谋叛的企图。在大流士 (Darius,波斯名王)看来,这些国家真是渺小得可怜 。埃雷特里亚为波斯人所灭,它的人民被强迫迁移到 波斯湾地区。第二个对象就轮到了雅典,据说当时雅 典国内的极端民主党,由于反对保守党的缘故,也准 备伺机帮助波斯人入侵。波斯并不直接向雅典城进军 ,而是在东北方24英里(1英里=1.609公里)以外的马 拉松登陆。他们的计划可能是想吸引雅典陆军出城迎 敌,然后他们的友党便在雅典城内乘机夺权。若是直 接攻击雅典城,则会使这种机会不易发生,甚至于还 会促使反对党也合力自卫,结果就会使他们必须作艰 苦的攻城战。 假使这真是波斯人的计划,那么他们这一次诱敌 行动算是已经成功了。雅典的军队果然向马拉松前进 ,以迎击入侵者。此时,波斯人又开始执行他们战略 计划中的第二步。在少数兵力掩护下,他们把其余的 部队又重新装上船只,企图绕道开往帕列隆 (Phalerum),并在那里登陆。然后从那里向防务空虚 的雅典城进攻。这个战略计划在原则上是很不错的, 可惜由于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却没有成功。 由于希腊主将米尔泰德斯(Miltiades)具有过人 的毅力,所以雅典军一获得机会,便立即毫不迟疑地 向波斯的掩护部队进攻。在马拉松会战中,希腊军的 装甲和长矛都比较优良,也是制胜原因之一——在希 波双方的战争中,这都是希腊人所拥有的重要优势。 即便如此,这一次的战斗却要比稗官野史上所形容的 更为激烈,而且波斯掩护部队中的大部分都还是安全 的上船撤走了。雅典军队又迅速地回到他们的城里, 由于这个行动上的迅速,加上反对党的迟疑不决,才 使他们获救了。当雅典军队回城之后,波斯人就看出 来非实行攻城战不可。但是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想教 训雅典人一番,所以认为若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实属 得不偿失——所以他们自动的退回亚洲。 过了10年之后,波斯人才再度大举来犯。可是希 腊人对于这一次的警报,却反应得很慢,一直到公元 前487年,雅典人才开始扩充他们的海军——这是对 抗波斯人优越陆上兵力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事实上, 希腊和欧洲之所以能逃避波斯人蹂躏的主因,是由于 在埃及曾经发生了一次叛乱,这个叛乱使波斯人从公 元前486年到公元前484年之间,无暇他顾。此外,大 流士之死也是原因之一。 当公元前481年,波斯人大举侵略希腊的时候, 这一次的规模可以说是大到了空前的程度。它不仅足 以迫使希腊的各城邦和各党派都一致团结御侮,而且 也使得薛西斯(Xerxes,大流土的继承者)对于他的目 标,非采取直接路线不可。因为兵力太大了,无法使 用海运,而必须由陆路前进。但为了应付规模空前庞 大的补给作业,又必须利用海运。结果陆军的行动被 限制在海岸上,而海军又受到陆军的牵制——彼此都 缚着一只腿。所以希腊人对于敌人的进路,事先可以 有很准确的预测,而波斯人却无法耍弄一点变化。 地理的形势也使希腊人可以获得一连串的据点, 足以有效地封锁敌人的天然通道。诚如格伦迪 (Grundy)所说,假使当时不是由于希腊内部意见分歧 ,利害不一致的话,那么侵入军可能永远达不到塞莫 皮莱(温泉关)(Thermopylae)以南。实际上的结果是 ,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不朽的故事,希腊的舰队在萨拉 米斯(Salamis)击败了波斯的舰队,而使侵入军立于 必败的地位。当其时,薛西斯和他的强大陆军只能在 一旁爱莫能助地看着他的舰队,以及更重要的补给来 源被毁。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