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叙说”意指对事件的描述、说明,也就是说故事。《盖文先生与绿骑 士》和坦尼森所作的《夏洛特的女士》等诗作都是在说故事,即按照一定的 顺序描写事件。这些都是叙事诗。格雷所作的《乡间墓地的挽歌》是虚构的 ,它并未说故事,也不是叙事诗。描述、故事和叙说三者在这个治疗取向中 常交叉使用。由字典的定义看来,它们意指通过叙说的行动,“选择生命片 段”使之成为实体存在。 人们以第一人称叙说生命故事,并通过过去的记忆、目前的生活、不同 社会情境下的角色和关系作为构建自我认同的基础。对他人叙说这些撷取自 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也是在通过内在独白向自己叙说,每一次的叙说过程 都在确认故事的细节,并仍重复保有主流的主题和观念。一个人常常在叙说 故事时,假设未来仍将如此。比如:“我一直这么忧郁,我想我会一直忧郁 下去。”“我们的婚姻触礁了,我也看不出未来有任何出路。”有时,人们 会通过故事说出他想要的未来:“我一直很忧郁,但我想我自己将可以摆脱 这样的状况。”“我们的婚姻触礁了,但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叙 说的过程、叙说的内容都将通过与治疗师的对话逐渐得以修正。对这样的过 程我们称之为“重新叙说”或是“改写生命故事”,这是借用写作和阅读文 学的辞汇作为隐喻。文学理论在叙事疗法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 色,我将在第五章详述这些影响。 叙说作为后现代的概念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及文学家保罗·利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了他 三卷本的专论巨作《时间与叙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期怀特和艾普 斯顿正在发展他们对于治疗的理念。利科汲取圣·奥古斯汀和海德格尔的理 念,将叙说视为人类意识的核心。他认为,叙说是心智结构的历程,我们从 中定义我们与地球、卫星、恒星乃至银河系的存在关系;时间的线性概念通 过历法的发明具体呈现;以当下作为立足点,对于主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件 进行反思,过去与未来于此时交会,我们从中产生从过去到未来的移动感。 这是从叙事诗走来的漫长过程。 字典对于叙说的定义只提供了叙事治疗运用的定义。如果那是叙说全部 的涵义,那这就与其他邀请来访者向咨询师诉说生命故事的治疗派别并无明 显差异。利科和其他思想家所认为的更广义、更有意义的“叙说”是一种思 考人类生命和知识本质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后现代主义”。 这个词汇有许多涵义,但核心精神在于对于世界和人类生命多元性的了解和 认同。这两种方式都具有科学性和叙说性。传统上,科学描述在西方文化中 享有较高的地位,后现代主义则较强调过去未受重视的叙说模式。 许多传统治疗师基于传统心理学——这门在发展过程中被学者定义为“ 科学”的学问,即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而形成理论,通过客观研究得到证实 。许多治疗师承袭创立心理学理论的专家们所认为的这门学问的“科学性” ,假设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新手治疗师可以铭记客观、专家导向的理论 知识,学习评量动机的来源,发掘压力源,分析关系中的情结和心理机制, 厘清隐藏在来访者问题背后的真相。但后现代观点假设,人们通过叙说具体 表达个人对于日常生活及生命的理解,向他人及自己叙说的故事才是最重要 的知识——即使这些故事只呈现了生活复杂多元面貌的局部。故事不只是重 现记忆的中性语言,故事本身就是具有影响力的。故事或叙说将孕育出我们 借以了解世界的概念与信念;我们所叙说的生命故事、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和 未来将进一步讲述的生命故事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一次访谈中,怀特谈及他在专业工作上的核心概念——“生命故事” 的涵义: 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生命经验这方面,我们扮演着主动的角色 。这意味着对经验的诠释必然涉及认知架构,此架构提供经验背景,而人要 从中归纳意义。故事通过认知架构形成。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 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 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 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 ”着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段落中,怀特运用了利特及其他后现代作家对于诠释的解读。在 此,诠释并不是由专家决定人们经验的真实涵义,也不是指将心理学的知识 应用在生活中。这些都不是叙事治疗的本意。其他的心理治疗学派可能如此 强调,但叙事治疗与之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后现代主义理论,诠释意味着 人们并非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而是通过先人为主 的概念理解世界。这些先人为主的概念来自过去的主观经验并构成了人们的 想法,而且受到生活情境中的道德规范的强烈影响。 叙事治疗强调人们通过来:自文化、社会的有色眼镜,而非自然的生物 或心理因素诠释、理解他们带到咨询室的故事。这些社会文化的无形因素, 是被我们所归属的群体和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和价值观一并且渗入日常 生活和知觉观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观点是牢不可破的:人们能够 通过认识、思考这些观点的影响,有意识地选择是否继续接受。 语言本身具有澄清、扭曲和过度简化的特性,在注解的过程中扮演着间 接而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语言和内在独自,我们界定、组织个人的思考和 感受。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承载着假设,通过既定的意义和“标准化”的故 事——意即已然存在的刻板印象故事——影响着我们如何诠释经验,并过滤 出符合原来版本的故事。这些标准化的故事,像是功成名就、找到永恒的伴 侣、为人父母、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对于性别的期待等,常给人们造成压力 ;在人们未能符合标准时,会丧失自我认同。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