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型是玉树(精)/紫金文库

我的血型是玉树(精)/紫金文库
作者: 冯光辉|责编:武斌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9.90
折扣购买: 我的血型是玉树(精)/紫金文库
ISBN: 97875068748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乌鞘岭向西 当我以军人的姿态立于乌鞘岭,面对严肃地屹立于西 北的气盖万水千山的祁连时,倏然发现:自己的心灵,特 别到**涤荡受到深刻磨砺,还我于自然中的真情天性, 还我于人类中的质朴人性,并在我生命的短暂岁月中,碰 撞出瞬间闪过且到死都在品味的本能变化。 这种本能变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辉煌的。 因为这种变化不是空洞之物,不会一惊即逝。它的基 本点首先是祁连本身蕴含了任何人可以看的山体,却不是 每个人都具有灵性去看懂的山籁,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 的坐标系上把握住祁连给予的厚重感情的神韵。走进祁连 ,这座山或者一截黑色褶皱的山体,可以激发起作为人的 生存血脉的剧烈涌动,升华成作为人的品位、人格。这种 对祁连的胸胆开张、魂魄飞扬的领略,一生一次足矣。 祁连山延绵两千里,逶迤在河西走廊南侧的苍穹之下 。明代诗人陈非咏道:“马上望祁连,连峰高插天。西走 接嘉峪,凝素无青烟。对峰拱合黎,遥海瞰居延。四时积 雪明,六月飞霜……”祁连的雄伟和特有的地理形势,交 通位置,使它用不着**人物来演讲就默默列于**的大 山。 古浪峡,是祁连东部的一条峪谷,两山险陡夹紧一条 被整理成**横穿中国东西的312国道。而祁连西部关闭嘉 峪关城门,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会处的祁连山 脉就显出口袋一般形状的自然分量。而当1936年的西路军 从古浪峡开始失败时,两万多红军将士的鲜血生命,化作 黄沙堆垒的无碑坟茔时,祁连便振聋发聩地增加了海拔高 度,祁连的名字也径自苍茫地穿透时间,久地凝重了它的 革命分量。 从乌鞘岭我开始起步向西,向西。我的脚步不敢滑滑 扭扭以舞步样式走动,我的心脏不敢懒懒散散像柳叶轻浮 闪动。一切归属祁连,一切归属凝重。 似乎我策马山丹军马场就是汉代名将霍去病的骑军; 似乎我迈步丝绸之路就是张骞手下的好友使臣;似乎我疾 步永昌红军路就是西路军中一员骁勇善战的士兵。然而, 这些个似乎,都是我自说自话的甜蜜的假设或善良的冒充 。我始终清醒我的身份:自然中的人,就像自然中的树木 草、石泉鸟一样,放纵祁连,崇拜祁连,融合祁连。让祁 连听我今生来世的钟情所爱,让我虔诚地聆听祁连古往今 来的磅礴诗篇。从乌鞘岭向西就能领略祁连。我细读祁连 中下河清、千骨崖等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我深读 祁连中肃北和黑山湖的浅石刻岩画;我拜读祁连中魏晋六 号墓七号墓砖画和敦煌灿烂世界的壁画;我研读祁连中悠 悠人文风情和千姿百态的冰川黄水……可惜文化遗址没有 随时间延宕为都市,*欣喜遗址之地幸亏没有随繁荣延宕 为都市,要不然那些个肮脏的喧嚣和丑恶的纷争一定会殃 及光辉的文化智慧,让两亿岁的祁连仅留存了武威、张掖 、酒泉、敦煌四座城池,让十多亿中国人的籍贯中,没有 谁人能填写:祁连山。乌鞘岭西去,我的灵魂倚仗了祁连 获得升华,我的头颅倚仗了祁连获得了净化——当利欲掺 杂在自己美好理想的花环中,那理想迟早**要腐败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