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30
折扣购买: 宽容(全译插图典藏本)
ISBN: 9787514611496
房龙(Van 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我们像研究那些奇珍异兽一般,研究原始的“野 蛮人”,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总的来说,我们流下辛苦的汗水,总能收获果实 。而所谓的野蛮人,其实是我们在恶劣环境之下最真 实的自己,只不过这样的自己还没有被开化而已。在 对野蛮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尼罗河谷和美索 不达米亚半岛的早期社会;了解了掩盖在礼仪和习惯 的外衣之下,我们人类在上下五干年中形成的纷繁复 杂的奇怪“个性”,而这从深入彻底的对野蛮人的认 识中可见一斑。 虽然我们并不总能从这些发现里增强自豪感,但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对曾经生存的环境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我们完成了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业绩,在对 待眼前工作的时候注入了新的勇气。同时,还有一点 不能忽视,那就是对落后的异族兄弟们给予宽容。 这不能被视为一本人类学手册,我将此书奉献给 宽容。 但宽容这个命题实在涉及广泛。 偏离主题的诱惑力很大,天知道我们一旦离开大 路,又将会在何处落脚。 既然这样,请允许我用半页篇幅来对我所认为的 宽容做一个恰当的解释。 对人类来说,语言是一种欺骗性非常强的发明, 关于它的一切定义都是不全面的。对于一般的学生来 讲,他们应该臣服在这样的一本书之下,因为它已经 被大多数人读懂了,并且权威性也已经得到了认可。 我指的就是《大英百科全书》。 在这本书中,这样解释了这个源自拉丁字母 tolerare的词——宽容:允许他人自由行动和判断, 对与自己或者传统观点不同的见解秉持公正的容忍。 对这一词语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不过就我写这 本书的需要来看,将《大英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作为 引言十分合适。 既然我已经多多少少将自己的创作限定在了某个 旨意之下,那么我们的话题还是回到野蛮人身上吧。 从这里开始,我会把从业已有记载的最早期社会形态 中发现的宽容,都告诉大家。 人们往往认为,原始社会极其简单,原始人的语 言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咿呀声。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原 始人那自由简单的生活才渐渐失去了。 近50年来,在中非、北极和波里尼西亚,探险家 、传教士和医生经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 同。调查发现,原始社会不仅一点儿也不简单,而且 他们的语言中,时态变化甚至比俄语和阿拉伯语还要 复杂。被奴役的命运贯穿了他们的整个人生。总之, 他们是痛苦凄惨的存在,活在恐惧中,死在战栗里。 我们通常把野蛮人想象成一群红皮肤的人,他们 生活在茫茫大草原中,在这里捕猎、游戏,生活得非 常自在。可我笔下的原始人却更为现实,与这种想象 似乎相距甚远。 难道事情还会是别的样子吗? 我读过许多关于奇迹的书。 但它们独独没有这个奇迹:人类生存下来的奇迹 。 他们只是两手空空的哺乳动物,到底是采用什么 方式和方法才打败了细菌、柱牙象、冰雪和灼热这些 灾难,最后终于主宰万物,对此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切绝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做 到的。 那时,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个性与复杂的群居生 活融合,以获得成功。 再没有比想要活下去更高的愿望了,这是统治原 始社会的唯一信念。 想要做到,困难重重。 所以在当时,一切别的欲望都屈居在了活下去这 个目前最高的诉求之下。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