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细节.2

日本的细节.2
作者: 卢尤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4.68
折扣购买: 日本的细节.2
ISBN: 9787559465917

作者简介

卢尤,出生于中国云南,现居于日本埼玉县。198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职于昆明日报社,任记者及编辑。其后赴日,进入东京学艺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攻读多语言多文化专业并取得该校硕士学位。 现为东京学艺大学、日本女子大学讲师。著有多部汉语教学著作,曾担任《在乎你》等多部电影的日语字幕翻译。

内容简介

搬家“菠薐草”:初来 乍到,请多关照 日本人干什么都讲究“ 菠菝草”,它是取日语“报 告、联系、商榷”三个词 的第一个字组合而成的, 用汉语来对应的话就是“ 报联商”。“菠薐草”本义 是菠菜,而日语“报联商” 的读音刚好与“菠菝草”一 致,于是“菠薐草”就成了 他们行为处事的根本准则 。譬如接受了别人的礼物 ,一定要在下一次见面时 告诉对方那个礼物让你如 何开心并再次致谢;被请 去吃饭,也必须在之后碰 头时重复表达谢意。尤其 是向熟人或朋友咨询事情 后,铁定要随时报备事情 的进展和结果,要是咨询 完毕后没了音讯,那么也 就意味着断义绝交了;甚 至,在夫妻房事中,他们 也会把“菠薐草”精神发扬 到极致,言于行前,不厌 其烦地问对方“可以这样 吗”“可以那样吗”。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 尊重他人和照顾他人的感 受。至于设身处地为他人 着想,最具代表性的行为 就是搬到新住处时,向左 邻右舍表达善意。 生活在都市的日本人 ,邻里之间看似“鸡犬相 闻,老死不相往来”,但 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 菠薐草文化要求每一个进 入新环境的人,都要向周 围的人“示好”,告诉对方 “我是谁,我这个来者很 善”。 比如,搬家或乔迁后 ,要拿上一包小点心或一 块新毛巾,去跟左邻右舍 打招呼:“我姓〇〇,刚 刚搬到〇〇,今后还请多 多关照。”这么做是为了 打消邻居的疑虑,避免对 方在心里嘀咕:“那人是 谁啊?会不会是可疑分子 ?” 想想也是,住惯了一 个地方,街坊邻里低头不 见抬头见,大家来来往往 差不多熟悉了,这时突然 冒出一个从未见过的面孔 ,的确会让人犯嘀咕,想 知道其来历。这一点,咱 们中国人也不例外。因此 ,有“菠菝草”文化的日本 人,会在第一时间打消邻 里的疑虑,拿着小礼物自 报家门,甚至在搬入前就 这么做,通知左邻右舍: “我将在某日搬家,届时 搬家公司的车将停在楼道 前或路边,可能会影响您 出入,实在抱歉,请多多 包涵。”而邻居也会亳不 客气地收下点心或毛巾, 表示接受了你这个“新来 的”。有时候他们还会附 带一句:“你打算加入小 区自治会吗?还是加入为 好哦。” 说到自治会,这可是 让日本人说抱团儿就抱团 儿的巨大民间组织,有关 它的内容,咱另辟章节讲 解。 其实,进入新环境时“ 菠薐草”一下挺好,既可 以打消“原住民”对自己的 疑虑,也可以让自己住得 舒心一些。毕竟,初来乍 到,人生地不熟,用礼物 打点一下关系,为日后交 往铺铺路,断然不是坏事 。不过,礼物一定要轻, 千万不可贵重,否则会给 对方带去压力,弄巧成拙 。 只是,搬家期间本来 就忙,还要准备打招呼用 的礼物,而且要送的不止 一家,未免让人感到头疼 。不过这个不用担心,商 店里有专门用于搬家“菠 薐草”的“礼袋”,买的时 候告诉店家自己的姓,他 们就会印在上面,连同打 招呼的文句一道给你准备 好,手续跟订生日蛋糕差 不多。这样一来,打招呼 时如果对方不在家,只要 把礼袋塞进其门兜或邮箱 ,就算完成“菠菝草”了。 要是想给家里装修或 改修,也必须事先跟左邻 右舍打招呼,“菠薐草”一 下,通知他们从什么时候 到什么时候施工,装修或 改建哪里,工期多长—— 原则上早晚、周末、节假 日是不可以施工的,同时 请求他们包涵施工带来的 噪音。当然,打招呼时最 好不要空手去,而是带上 一点儿小点心或一块毛巾 ——日本人非常喜欢毛巾 ,家中擦擦抹抹、清洁打 扫等用得着毛巾的地方很 多,因此,有多少都不会 嫌多。 经过这番“菠薐草”, 邻里就会事先知道哪家要 装修或改建什么地方,噪 音可能有多大,要持续多 长时间。如此,也方便他 们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 ,知道明天隔壁要打墙, 睡不成懒觉,今天就不熬 夜了。再比如,做汉语教 师的我经常给学生录音, 如果事先不知道楼上或隔 壁装修,录音录到一半突 然响起打钻声,势必前功 尽弃,而那种崩溃的心情 各位应该不难想象。 所以,居民之间大事 小事“菠菝草”一番,可以 让邻里关系不出裂隙,大 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我家所在小区的自治会就 明文规定:但凡家里装修 或改建,必须通告上下左 右至少四家邻居,并将他 们表示同意的签名交到自 治会,经自治会会长过目 、盖章后方可施工。 刚才提及新来的人跟 左邻右舍打招呼时,老住 户会劝你加入小区自治会 ,原因之一就在这儿。试 想,如果不加入就不会知 道小区特有的“内部规定” ,装修前没有请邻居们和 自治会会长签字同意就咚 咚咚在家里敲打起来,那 邻里之间还能和睦相处才 怪呢! 虽说搬家时也有不“菠 菝草”的,但他们大多是 离家独居的大学生,要么 不了解这种习惯,要么刻 意不打招呼。也是,18~ 19岁的小姑娘,拿着礼物 去不认识的人家示好,这 要是有个万一呢?另外也 有一些老人,因为各种原 因不爱动弹了,搬到新居 也不打算与人交往,他们 大都拒绝打招呼。 编辑推荐: ●从精神文化到民族风情,从自然环境到居家饮食,100个细致入微的细节,百余幅叹为观止的彩图,全景式展现岛国的生存世相和精神地理,打破幻觉看日本的生活细节。 ●前《昆明日报》记者、东京学艺大学讲师卢尤,20余年深度观察,带你重新“打开”日本。 ● 花道、余白、器物、寺庙、和食——了解日本的多个维度; 根性、性本善、至诚、终活——岛民的生活理念与文化精神; 社区“末梢组织” 、地下神殿、盂兰盆节、登校班——细节背后的民族气节; 京都、大阪、东京——一场日本细节的溯源之旅。 ●100个细节贯穿日本的方方面面,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日本! 日本人所讲究的“视线”到底有多敏感? 人人遵循的“菠薐草文化”是什么? “三年法”与不跳槽的信条是职业稳定的核心? 判断“时”和“场”再行事判断的是什么? 废“震级”用“震度”判定地震烈度? 和食是如何蜕变的? ●神道、死亡观、饮食智慧、视觉美学、菠薐草文化……看日本如何于细微处透出智慧心性,把隽巧精绝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