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北京
作者简介
马东瑶,女,1973年生。1991-200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古史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专著有《苏门六君子研究》(2005年),《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2006年)。参加国家重点社科项目“古代文学通论”、“中国诗歌通史”、“古代文学教育与古代文学的生成、发展及传播”等课题的研究,并参与《中国古代文学史》(2008年)及数部中学教辅的编写工作。
内容简介
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号实庵、珂雪,山东安丘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嗜书,工诗文,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与顾贞观、纳兰成德共享“京华三绝”之誉,著有《珂雪词》。 渔家傲·秋感 燕市秋来风色改,山围碧玉清凉界。屈指 津门多紫蟹,街头卖。天生左手持螯在。 不信浊醪浇磊块,醉乡更比人间隘。月落屋梁憎老态,浑无赖。虫声四壁愁如海。 ——《珂雪词》卷上 简注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紫蟹]中华绒蟹的一种,形小味美,是天津水产珍品。 [持螯]手持蟹螯饮酒。《晋书·毕卓传》云:“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浊醪]浑浊的酒。 [磊块]喻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醉乡]醉梦之中的地界。唐人王绩作《醉乡记》,幻想了一个“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械器之用”的乌托邦。后世以“醉乡”代指酒醉后进入的昏沉境界。 题解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京城时的作品。上片写北京美好的秋景和持螯饮酒的逸趣,兴味悠然;下片写自己酒醉之后的满腹牢骚,以及浮沉宦海带来的无穷愁绪。两者之间对比强烈,而下片之醉酒牢骚正从上片持螯饮酒来,衔接浑然无迹。 漫游北京历史长廊,撷取历代名家名作。 书中所收作品由汉至清,时间跨越2000年,精选了历史上活跃在北京地区的诗人陈子昂、王之涣、高适、卢照邻、耶律楚材、纳兰成德、顾太清等人关于北京古典诗歌名篇110首。 聚焦经典文化意象,展现北京侠骨柔情与祥和明媚共存的文化精神。 选收作品涉及北京历史文化中的诸多元素,既有唐宋边塞的金戈铁马,也有金元宫阙的雍容祥和,还有明清古都的日常生活,全面展现了北京昂扬阔达、多元共生的文化特色。 正文+注释+诗文掌故解读,快速理解诗作内涵。 约请名家对诗作进行注释,并精心撰写解读文章,助力读者理解北京历史内涵。 以珍贵诗笺纳入版面,附赠高清全彩版明清燕京八景图 110首名家名篇,20余幅珍贵诗笺,明代王绂所绘《北京八景图》和清代张若澄所绘《燕山八景图》原作高清全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