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27
折扣购买: 神秘文化拾趣/读懂中国
ISBN: 9787504367556
古人的天象崇拜 我国原始时代的人们,由于受自然科学的限制,他们对于风、雨、雷、 电等自然现象感到无法理解,对其诚惶诚恐,束手无策。那时的人们认为上 苍是有意志、有生命的神灵,因此顶礼膜拜、祈求保佑,这就形成了所谓的 天象崇拜。 在这些天神中,以雷神的形象最为狰狞恐怖,传说他是一个鬼头、鸟嘴 、长有翅膀的怪物,左手掌鼓,右手执锥,一击鼓便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 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尖嘴猴腮的长相比作“雷公脸”。 雷神虽然面相凶恶,但他能辨善恶,替天行道,因此民间还是把他视为 正义之神。只要人间出现不孝、作恶、伤天害理之事,雷神都会出现,作惩 罚之举,将其击毙。于是,民间又称雷神为“雷公”、“雷师”。 雷神的配偶是电母。“电母”称呼最早见于唐代。唐·崔致远的((补安 南录弄图记》就有“然后使电母雷公,凿外域朝天之路”一说。此后,宋代 苏轼也写有“麾架雷公呵电母”的诗句。元代著名杂剧《柳毅传书》中还有 雷公、电母以配偶形式出台的场面,这时的电母已是两手持镜的形象。 用两手持镜来代表闪电,这表明古人的一种想象,以为闪电之光,有如 镜子反射日光,于是有“两手运光”之说。这种持镜之形便成了后来电母的 特殊标志。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都曾塑造过作为雷神 助手的电母形象,《封神演义》还为她另取一名谓“金光圣母”。 对风神、雨神,人们则称之为“风伯雨师”。传说,风伯总背有一个装 风的口袋,守立云雾中,面向人间,操纵风向和风速;雨师是位满面黑须的 汉子,他手携盆子,专事洒水降雨的事。 对于风、雨二神,各地还有不同信仰。沿海渔民非常敬畏风神,称其为 “飓母”,认为只要他一发怒,就能使渔船遇难,因此人们设风神庙,树老 妪像,虔诚祭拜他。至于对雨神的信仰,则更为普遍,人们把龙王视为司雨 之神,还有些地方视鲤鱼为雨神,对它进行祭拜。 此外,人们还把天象中的其他事物也幻化成神灵,雨后缤纷的彩虹被视 为“天鬼”和“美女神”,变化万千的云朵被想象成云神。 总之,人们认为,天上的诸神都有非凡的超自然威力,只有顶礼膜拜, 取悦于神,人们才可能获得各种保护和帮助。 相.关.阅.读 古人认为大山山上云雾缭绕,山色空蒙,是仙人的居所;山岳高耸入云 ,直刺青天,是登天的途径。因此,他们将大山看做神灵,对其顶礼膜拜。 由于我国山岳众多,因此在古人眼中,我国也是山神遍布,昆仑、五岳 、蓬莱、瀛洲等,比比皆是。 有了山神,人们就要祭祀,求其庇佑。而我国各民族的祭山习俗也各不 相同。普米族祭山神一年数次,人们都以一棵松树或麻栗树为本家山神,又 以神树林中最大的一棵麻栗树为全村山神。黑龙江、吉林山区的人们也非常 重视祭山。凡进山采参、伐木,都要先敬祀山神。进山前先搭“老爷府”, 即用三块石头—上两下垒成,或者寻一奇特的大树,在“老爷府”和树前, 杀猪献祭,敬香叩拜,祈求山神保佑。 自古至今,不但民间一直崇拜、祭祀山神,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加封山神 ,每年举行大规模的祭山活动。唐玄宗曾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又叫“东 岳泰山神”、“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泰山府君”等。金王朝以来, 历代王朝都对长白山神册封,并于春秋两季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其祭品之 丰富多样,在其他诸种祭祀活动中都不多见。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