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玫瑰到枪炮(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精)/探索社会心理学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偏见的影响范围 偏见以多种形式显现, 除了种族、性别和性取向 偏见,还包括:肥胖。肥 胖并不好受。一项对220万 条含有“胖”或“肥”字样的社 交媒体帖子的分析显示, 这些帖子中充斥着羞辱和 激烈的言辞——侮辱、批评 和贬损的笑话。在寻求爱 情或工作时,超重者,尤 其是超重的白人妇女,前 途黯淡。超重者结婚的更 少,获得的工作不太理想 ,收入也更低。例如,他 们很少(相对于他们在普通 人群中的人数)成为大公司 的cEo或者当选公职。事实 上,体重歧视超过了种族 或性别歧视,它表现在职 业的每一个阶段中——雇用 、分工、晋升、薪酬、奖 惩和解雇。 年龄。人们对老年人的 印象通常是和蔼可亲但脆 弱、缺乏能力,并且效率 低下。这导致他们倾向于 像对待孩子那样居高临下 地对待老年人,比如用娃 娃腔和老年人说话,这会 使老年人的胜任感和行动 能力下降。 移民。越来越多的研究 文献表明,德国人对土耳 其人、法国人对北非人、 英国人对西印度人和巴基 斯坦人、美国人对拉美移 民存在反移民偏见。我们 将看到,导致种族偏见和 性别偏见的因素同样会导 致对移民的偏见。 偏见的界定 偏见、刻板印象、歧视 、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这些术语经常重叠。让我 们来澄清这些概念。 上述的各种情况,正好 都涉及了对某些群体的负 面评价。这正是偏见 (preiudice)的本质:对一个 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一种 先入为主的负面判断。 偏见是一种态度。它是 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的 结合物。一个心存偏见的 人,可能不喜欢那些与自 己不同的人,行为方式是 歧视性的,并认为那些人 无知而危险。 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 ,它经常源自被称为刻板 印象(stereotype)的负性信 念。刻板印象是一种概括 性的看法。为了简化世界 ,我们概括出:英国人保 守,美国人开朗,教授往 往心不在焉,老年人身体 虚弱。 这样的概括或多或少是 真实的(而且并不总是负面 的)。贾西姆等人。指出,“ 刻板印象可能是正面的, 也可能是负面的。”人们可 能会把有非洲血统的人刻 板地看作优秀的运动员, 而把亚洲人看作成就卓越 的科学家。这种刻板印象 通常来自我们对人们职业 角色的观察。刻板印象可 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 人们认为澳大利亚人的文 化比英国人的更加粗犷—— 澳大利亚人在数百万条的 脸书帖子中确实使用了更 多的脏话”。准确的刻板印 象甚至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们称其为“差异敏感性”或 “多元世界中的文化觉知”。 形成英国人比墨西哥人更 关心守时的刻板印象,就 是为了理解在每一种文化 下该期望什么以及该如何 与人相处。贾西姆指出, 刻板印象的“准确远多于偏 差,(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 知觉之杯大约装满90%了” 。 当刻板印象过度概括或 明显错误时,刻板印象的 这10%就会出问题,比如 自由派和保守派均高估了 对方观点的极端性13。假 定美国享受福利的人大多 数是非裔美国人就是过度 概括,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正如某项德国研究所显 示的,认为单身的人比有 伴侣的人尽责性更低且更 加神经质是错误的,因为 事实并非如此140又如另一 项针对俄勒冈州人的研究 认为残疾人缺乏能力和性 欲,这也是对事实的歪曲 。 P1-3 你讨厌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地图炮”吗?为什么有人说它只是反映了现实,而有人说这是一种歧视?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之间有何区别?(见模块1、模块2) 每当有新闻报道众人冷漠旁观街头陷入危险的不幸者时,网友说这个社会变得冷漠了,这是真的吗?(模块9) 很多小孩喜欢玩暴力电子游戏,看暴力视频,家长担心这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这种担忧是合理的还是多余的?(见模块4)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们坠入爱河?包办婚姻和恋爱婚姻有什么区别?维持长期亲密关系的秘密是什么?(见模块5、模块6) 人类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冲突?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和平之路吗?(见模块7、模块8) 《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酝酿多年,打破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为您解答以上似是而非、令人困惑的问题!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联袂推荐! 《从玫瑰到枪炮: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本书选取了9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话题,并组织成万字左右的模块,让知识更容易吸收,让读者更容易有阅读的“完成感”,让每一个人都能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实证“硬核”,与时俱进:本书不是哲学思辨或“心灵鸡汤”,而是展现当代科学心理学对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经得起严格检验的“硬核”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和结论都有研究文献作为证据支持,全套丛书的参考文献多达2500余篇;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既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既有事实的严谨,又有智力上的挑战。两位作者如同新闻调查记者一样向我们揭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展现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同时反映现象背后的人文价值; 学科融汇,开阔视野:全书强调了那些来自人文学科知识传统的社会心理素材,融汇了来自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将人从现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译文专业,准确流畅:北京大学侯玉波教授和清华大学廖江群副教授等联袂翻译,北大清华“社会心理学”全校公共课推荐参考用书; 装帧考究,小巧精致:本套丛书采用32开纸面精装,内文采用60克进口轻型纸印刷,色泽自然柔和,保护视力,不易造成眼睛疲劳,纸张轻盈柔软,更方便读者日常携带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