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伟大的思想家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 后的心灵模型以两种本能理论著称。 它为弗洛伊德奥林匹克式理论建构斗争划上了一个圆 满的句号;而且,由于下面即将给出的原因,很多当 代心理分析学家都不欢迎这一模型。(因某种原因法 国除外。) 晚年的弗洛伊德相信:心理分析早期阶段对力比 多的专注,忽略了人类事务中侵略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他就这一主题先写了几篇临床论文,然后提出了一 个超乎寻常的推断,大意是:全部生命就是作为“生 命—力量”的力比多和被他等同于“死本能”的侵略 之间的斗争。于是,他把生命视为这些原初力量之间 的不断战斗,结果是后者(死)必然战胜个体。然而 ,通过个体和集体对破坏力量的不断斗争,文明的连 续性和力量得以增长。 弗洛伊德指出,这种无止境的循环“超出了快乐 原则”,并且说明了人以循环方式重复心理痛苦处境 的倾向(重复强制)。因此,这种循环式重复是潜在 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外部表现。 到此为止,这是弗洛伊德 具哲学意味的观点。 很多分析学家认为它没有任何临床意义;而且,与其 说它关注的是消极本能,不如说是生物细胞的死亡。 这个现象学舞台与下述舞台极为不同:在这个舞台上 ,复杂的个人内部和人际间整合同时为两个目标服务 :满足与理想平衡。 即使人们承认这些反对意见,人们也不应低估弗 洛伊德的预见天赋。例如,生物遗传学中的 近发现 表明:甚至在健康的个体中,也存在着一种关于循序 渐进的细胞死亡的先天机制。(令人沮丧的是,也许 它们在幼小的胎儿中就已存在了。) 近,胚胎学家 们明确指出,在早期生命和青春期的一个特殊发展阶 段,不必需的细胞就会被剔除。当前的生物理论家提 出,这一过程消除了那些早期阶段需要、而后期阶段 不再需要的细胞。 就一个 大的范围而言,无论从 还是从 上来说,人类历史总是悲剧性地为不间断的残杀所打 断。大规模的集体屠杀——战争、种族灭 和“政治 压制”等——常常用后催眠主体合理化其脱离现实的 “指令”所使用的同样的逻辑关联并以回顾的方式加 以“说明”。 我们还应注意弗洛伊德在其 后“理论”中,向 团体及政治 命运的回归。 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和危机 “在个体童年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种族童 年的画面——一个人类种族的发展画面,而个体的发 展事实上不过是在偶然生命环境影响下的一种简约的 再现。” ——《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第5 卷,《梦的解析》,“后退”(1990),第548页 尽管从分类上看不是精神生命的一种“类型”, 但俄狄浦斯概念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之作出独立的研究。 为了理解俄狄浦斯概念在正统心理分析中的核心 地位与意义,同样重要的是把握其在弗洛伊德思想中 的演进情况。我们已经注意到弗洛伊德的下述主张: 除非本能的性冲动从一出生就被视为明显的和有影响 的,否则,人的动力行为及其机能失调就不可能达到 临床上的和逻辑上的一致性。 根据弗洛伊德的图式,通过一个连续的生物学进 化以及人的适当的抚养环境,婴幼儿注定(不情愿地 )放弃“原始”快乐:接近母亲的乳房和身体、对母 亲的关心与慈爱的表面上的独占性以及括约肌“游戏 ”的快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赢得强大的、理想化的 父母—看护者的正面注意(后者自己现在也基本上是 这些相同放弃的“守法”的幸存者)。在用他或她的 “基本”快乐换取父母认可的过程中,婴幼儿通过一 个日益增长和不屈不挠的认同过程获得了“他们的” 超我。弗洛伊德把这一过程视为艰苦的、里程碑式的 和构成性的。 尽管乳房和其他小“战场”可以相对容易地被转 让出去,但孩子的生殖器兴奋、快乐和幻想却呈现为 一个 为复杂的本能性战场。在此战场上, 多的内 部、外部力量参与进来。弗洛伊德在若干场合注意到 ,产生肉体快乐的神经生理“态度”一旦在经验中加 以确立,便只能不情愿地被放弃。患者之所以对分析 治疗中的疗法“变化”产生抵抗,原因便在于此。 一个自己进食、“断了奶”且能进行语词交流的 3岁或4岁孩子已经是一个“小人”,具有活跃的和复 杂的幻想生活,具有很多技巧,且具有推进他或她特 殊的重点和目标的能力。弗洛伊德相信,到了这个年 龄,两性都进行一种积极的“浪漫”运动,以确保异 性父母的爱和专注。这项持续几年的计划伴随着手淫 的思想和幻想以及未成熟的手淫式自我刺激。这种行 为的显著迹象(至少在弗洛伊德时代)遭到父母的劝 阻,令孩子想起了早期的一些禁律,如必须断奶和保 持干净整洁等。 于是,一个新战场出现了。 幼儿希望表现得“好”,以取悦于他的父母及其 不断增长的内在代表——超我。“稍大的”孩子通常 以一种基本上不存在问题的方式“控制”其进食和大 小便,而他或她的特定生殖器冲动和需要,则会不断 地对他或她的终生的意识、倾向和侧重点发生影响。 在很多方面,一个人对性“需要”和“选择”——不 管是否难以驾驭——的控制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其 总的命运。这些变化也常常影响 的命运。P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