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声音唤你回头--与民法典关联的女性权益故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928/17/20230928174732412.jpg)
出版社: 四川大学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5.36
折扣购买: 我的声音唤你回头--与民法典关联的女性权益故事
ISBN: 9787569048148
李燕燕,1979年10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重庆市沙坪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报告文学、散文、小说作品70余篇,出版专著6部。代表作有《无声之辩》《天使PK魔鬼》《山城不可见的故事》《社区现场》《拯救睡眠》《老大姐传》等。报告文学集《燕子的眼睛》获第八届“重庆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无声之辩》入选“202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北京文学》2020年度优秀作品和“书香重庆”十大年度好书, 长篇报告文学《社区现场》入选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出现在我面前的李珍( 化名)很漂亮,脸庞圆润, 眼睛很大,充满了少女感。 汤朝千评估说,她的抑郁症 痊愈程度已达90%。 资深心理咨询师汤朝千 的来访者几乎清一色是女性 。这个情形,跟我在法院民 事审判庭了解到的情况颇有 些相似,由于离婚、遗产分 割继承、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等原因,到地方法院民事审 判庭主张权利的原告方中, 女性占多数。一位有着法律 援助经验的律师告诉我,不 到迫不得已,这些女性压根 儿不愿意扬“家丑”来打官司 。同样,不到万不得已,被 抑郁或焦虑困扰的她们,也 不会找到汤朝千。因为要找 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 师,实在不易。 “我为什么愿意接受你的 访谈?不是愿意,是主动。 听汤老师说有作家准备写抑 郁救助,我就想讲讲自己的 经历。”李珍说,她的语气 很坦然,这与我先前的设想 有很大差异。 说明来意后,李珍猛吸 了一口电子烟。这时我才注 意到,原来她先前挂在脖子 上的U盘状的东西,并非项 链之类的装饰品,而是一支 黑色外壳的电子烟。 “啊?对,是电子烟。以 前心理压力太大,高中时学 会了抽烟,抽烟可以解压, 能让人暂时忘掉很多不愉快 的东西。我知道抽烟对身体 不好,但一时半会儿又不能 完全戒掉,就用这个来替代 啦!” 相比之下,她和汤朝千 更为热络。 李珍告诉汤朝千,她最 近很委屈,因为她认定的一 个好朋友背地里四处“踩”她 ,甚至在校园论坛上“含沙 射影”,说她的坏话。据李 珍描述,那个女孩子出身贫 寒,在大学里被势利的女同 学排挤、疏远,只有她愿意 亲近那个女孩,还从经济上 帮助她。据李珍推测,好友 “反水”只有一个目的,通过 背叛和打击李珍,向周围那 些讨厌李珍的人示好。因为 ,身患抑郁症多年的李珍是 “校园异类”。她曾经当众自 残,来反抗老师和同学对她 的轻蔑与排斥。 李珍对汤朝千说,这次 为了出这口恶气,她会采取 “非常手段”来反击那个到处 造谣诽谤她的女孩,让她得 到教训。她的这个想法,立 刻被汤朝千否决了。 “你今年21岁,早已是成 年人,你的同学同样也是成 年人,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 所做的事情负责。如果她真 的四处造谣中伤你,并且让 你无法忍受,你完全可以诉 诸法律。刚刚施行的《民法 典》里就有关于名誉权和荣 誉权的法律条款。”坐在一 旁的我对她说。 “但是,事情有那么严重 吗?我只是想用自己的办法 让她知道自己做错了。我的 朋友不算多。”李珍听了我 的建议,一脸惊讶。在这个 女孩看来,“诉诸法律”是一 件很严重的事——话说,中 国老百姓自古忌讳官司以及 与官司相关的一切,能私了 尽量私了,虽然常常因此节 外生枝。 “事情没那么严重,我的 朋友不算多”,类似这样的 话我也说过,那是对替我打 抱不平、愤怒不已的班主任 说的。 1997年,我念高二,突 然斑秃,又戴了一副深度近 视眼镜,这样的外表,在同 学当中,尤其是男同学那里 饱受嫌弃,还被取了“秃子“ ”“黑瞎子”之类的绰号,那 段时间是我青春期的至暗时 刻。唯一的优势是,我的数 学和英语成绩很好,所以在 班里我还有唯一算得上朋友 的人——我的同桌,一个高 大帅气的男孩。他经常在作 业上得到我的帮助,待我还 算友善。我受到更严重的攻 击是在这个男生转学之后, 我“暗恋原先同桌某某某, 人家被她的追求吓跑了”一 类的谣言不胫而走——造谣 者是一个18岁的“留级”女生 ,她生得漂亮,人缘很好。 很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的嘲笑愈演愈烈,先从班里 的男生开始,再发展到全年 级的男生,他们见到我就吐 口水、骂脏话,还有人悄悄 在我后背贴上“大霉星”之类 的纸条。极富正义感的班主 任是一位刚刚从师范学院毕 业的年轻女孩,目睹我无缘 无故被一群男生辱骂的场景 之后,她愤慨不已。问过我 以后,她提出要请那几个领 头男生的家长。我以害怕失 去“友谊”为借口,慌乱地拒 绝了她的提议。因为我担心 ,这件事一旦激化,我会彻 底被同学们孤立,甚至没有 人会再愿意和我说话,而这 些是我无法承受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相比 于男性,女陛尤其害怕被孤 立。比如,一位女生在社交 媒体上晒出一张和大家一起 游玩的合照,其内心真实的 想法很可能不是为了纪念, 而是想告诉那个没来的人— —看,我们一起出来玩了。 彼时的我内心希望保住 自己那点可悲的“友谊”,火 气正旺的班主任却觉得这不 是一件小事,而是一桩性质 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在我 战战兢兢地离开办公室后, 班主任便打电话把事情告诉 了我母亲。事实上,母亲在 电话里对我的遭遇并没有流 露太多的情绪,而是将她的 愤怒全部发泄在了我身上— —回家后,母亲狠狠地数落 了我一顿:“为什么他们不 欺负别的女孩子偏要欺负你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