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期的心理学

盛年期的心理学
作者: 河合隼雄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盛年期的心理学
ISBN: 9787547314128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文化人物。

内容简介

家庭自然态受损 在对孩子的说教中感到自我满足的A先生,却因为尚是初中生的女儿的出言反击,一下子变得毫无招架之力。“夫妻究竟是什么?”这无疑是个很深刻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必然是和“家庭究竟是什么?”相关联的。通过A先生家庭这个窗口,我想我们可以尝试思考现代家庭所应有的状态。母亲疼爱自己的儿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的母子情感在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任何不同。但是,上一代的母亲们,因为儿女众多,夫妻也要为了生存不停劳作,这就好似给澎湃的母爱装上了一个“自动制动装置”,起恰当的开关作用。而今时今日,随着经济的急速增长,进入现代社会的母亲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孩子做各种想做的事。但适得其反的是,像这样的母爱泛滥,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过度表现,实际上,对孩子而言更是一种重负。于是,就有了像A先生的儿子这样,内心深处萌生了要从这样的束缚中逃脱的渴望。 这件事换个角度,我们可以站在作为父亲的A先生的立场思考一下。在日本经济如此急剧增长的背后,“工作繁重”“过劳”这些来自国外的批评声音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想来A先生对所在的公司,作为员工他如果没有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忠诚心,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当然,A先生的努力得到了应得的回报,也正因为有了优厚的报酬,这个家才有了房子有了车……有了这些看起来让人羡慕的资本。但为此,生活中的“父亲”这个身份所应得到的那份尊重,A先生却不得不牺牲了。说得直白些,就是A先生因为工作繁忙,和家庭接触的时间实在太少了,而A先生为工作所付出的那么多心血和努力,孩子们却没法看到。这样的状况,若是放在过去的普通家庭中,父亲在怎样的环境中辛苦劳作,父亲作为家庭支柱如何支撑着一家的生活,孩子们是完全能够切身感受到的。 如此想来,现代社会虽然变得愈加便捷,物质生活也愈加丰富,但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内部的自然态遭到了破坏,各种问题也在与日俱增。 不仅是成人,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这种自然态也在被摧毁着。就像川崎事件中的那个儿子,曾经是世人眼中的“好孩子”形象,而这种人为的好孩子形象,在现今社会,是非常容易制造出来的。 人们为了活下去,有些时候无论如何不得不背负某些恶,这样的状况,现在的孩子们实在经历得太少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有和年龄相称的经历坏事情的体验。孩子们正是在同龄人的圈子中,在各种酸甜苦辣的体验中逐渐长大的。以前的男孩子们,一个个都是淘气不拘,孩子就像孩子的样子,会搞让大人头痛的恶作剧,也会认错反省,他们是在各种烦恼中长大的。但现在的孩子们,因为父母们的过度关注和宠溺,加之,从小就被要求没完没了地学习,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体验和经历一些适合孩子们的坏事。 另外,如果是在过去的话,房间里有被炉(被炉,日本传统的取暖家具。这是一种摆放在榻榻米上的矮桌,用四角棉被铺盖,人们围坐在桌子四周,双脚可以完全放在棉被中,温暖惬意。)或者地炉这些可以生火取暖的地方,一家人会很自然地围坐在一起说笑聊天,家人之间其乐融融的和暖氛围就这样蔓延开来。而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空调设备,有的家庭甚至每人还有专属的电视机,如此一来,家庭成员都分散在各自的房间里,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自然是少之又少。这样想来,我们基本可以理解,现代家庭内的分崩离析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这种情况,说是日本全国性的问题也并非危言耸听。所以即使在“模范家庭”中——这个所谓的“模范”大多不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类似于A先生家那样的问题。 人到中年,谈何容易! 成长烦恼、职场困惑、亲子牵绊、情感危机…… 如何接纳和认识自我?为什么不成熟的成年人增多了?怎样兼顾工作和生活?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吗?为什么说夫妻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日本国宝级心灵导师河合隼雄,全面关照中年人的处境和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