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词说

张伯驹词说
作者: 编者:张恩岭
出版社: 河南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张伯驹词说
ISBN: 9787215111929

作者简介

张恩岭,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人。1981年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副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文学评论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张伯驹生平和词作研究,编著有《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张伯驹先生追思集》等。 自1999年起,陆续发表古典诗词赏析、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文章,结集有《张伯驹词赏析》《高梅阁诗赏析》《逸园诗选赏析》《艺廊赏珠》《书香一叶》等。

内容简介

八声甘州① 三十自寿② 几兴亡、无恙③旧河山,残棋一枰④收。负陌头 柳色,秦关⑤百二,悔觅封侯⑥。前事都随逝水,明 月怯登楼。甚五陵年少⑦,骏马貂裘。 玉管珠弦欢罢,春来人自瘦,未减风流。问当年 张绪⑧,绿鬓⑨可长留?更江南、落花肠断,望连天 、烽火遍中州⑩,休惆怅、有华筵在,仗酒销愁。 [注释] ①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 等。《甘州》本唐大曲名。此调因上下阕八韵,故名 八声,双调97字,平韵。 ②三十自寿:此词作于1927年,时年作者30岁。 这是《张伯驹词集》里收录的他的第一首词。 ③恙(yang):病。 ④枰(ping):棋盘。 ⑤秦关:语出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泛指边塞关山。 ⑥悔觅封侯:语出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 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⑦五陵年少: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⑧张绪(422—489):字思曼,南朝齐吴郡人。 张裕孙,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为人 清简寡欲,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 ⑨绿鬓:黑发,绿谓柳树风流,枝条甚长,状若 丝缕,貌如当年张绪。《南史·张裕传》载:武帝曾 赏柳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 ⑩烽火遍中州:指1920年至1927年之间的军阀混 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也是《张伯驹词集》的第 一首词。而立之年,他立下了誓愿,从此读书从艺, 在艺海里遨游人生。上片里,作者追怀古昔朝代兴亡 的历史,抒发了人间沧桑,山河依旧的感叹,检讨了 自己骏马貂裘,年华已逝,追逐官场,一事无成,空 余遗恨的过去,但不必陷入往事的泥沼。下片表达了 他对连年军阀混战的忧思,对政治的厌倦:这世界哪 堪挽救,不如对酒当歌,不枉人生。同时,作者引用 张绪一典,表达了自己对张绪清简寡欲、忘情荣禄的 性情和志向的赞赏,以及自比张绪如杨柳风流可爱的 潇洒风度,表示有意追求风流恬淡的人生,从而表现 出青年时代的张伯驹所具有的当时普通人和贵公子们 所不具备的那种超脱和飘逸。 这首词情致宛笃,对仗精工,力透纸背,落拓中 自有一种豪放,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无奈和不屑为 伍的心态,也展现了他早年写词的功力,可说是出手 不凡。从此,张伯驹致力于辞章,终生不废,笔墨触 及各类题材。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