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想法幸福生活

换个想法幸福生活
作者: 陈珊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换个想法幸福生活
ISBN: 9787513634618

作者简介

陈珊,女,北京物资学院教师,曾出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白领女性成功**的9种心态》《小本创业生意经》等多部作品。

内容简介

要懂得惜福 古时候,有两个年轻人一起到山中寻宝。他们历 经了艰难险阻,终于在 一个石洞中发现了宝藏。看到琳琅满目的珍宝,二人 欣喜若狂。 一个人将尽可能多的珍宝装进自己随身携带的袋 子里,另一个人则挑 挑拣拣,选了他认为*值钱的一块。前一个人嘲笑他 的智商不够,竟然只拿 一块。 二人走出石洞,满心欢喜地回家去。一条河挡住 了他们回家的路,见没 有船只,只拿一块珍宝的年轻人纵身跳入河中,准备 游过去。另一人也尾随 其下,但他身上的珍宝实在是太重了,刚游没一会儿 ,就已经筋疲力尽。 前方水流开始变得湍急,只拿一块珍宝的年轻人 大声告诉另一人,让其 将身上的珍宝丢掉才能保住性命。背负太多珍宝的年 轻人实在是舍不得, 终于,背上的珍宝将他慢慢拖入河底。 面对**,人们总是唯恐自己得到的太少。一味 地多拿只会像故事中 沉人河底的年轻人一样,让**成为负累。故事的结 尾很具讽刺意味:拿得 多的不但付出了*多的劳动,而且丢掉了性命。反观 生活中的人们,对待生 活也是如此,与其被**吞噬,不如握紧手中*好的 。 收获本身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很多人*后并不快 乐。有些人取得了梦 寐以求的东西,却很快厌倦,想要得到*好的。他们 总是不断收获,不断抛 弃,反反复复,不懂得回过头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 不懂得惜福的人,像一个漏了底的杯子,总是填 不满,体会不到生命的 充盈感。惜福的人,像一个水池,慢慢地汇聚,水少 的时候,他们满意自己的 清澈见底,水多的时候,他们满意自己能够滋养水* 和鱼类。当同样的水流 注入,前者什么都留不下,后者却能得到*丰厚的人 生体验。 懂得惜福,是对收获的尊重。这个世界**太多 ,懂得惜福的人知道适 可而止,不被**牵引,却能让自己的**为自己效 力,*后得到自己想要 的。珍惜现有的幸福,不奢望缥缈的未来。心累只因 **太深,对未来的寄 托太重,但如若没有真实的现在,未来还会幸福吗?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古时候有一名老员外,拥有富可敌国的家业,妻 妾成群,儿孙满堂,但整 *都满脸忧愁,苦苦思考如何扩大家业。已过不惑之 年的老员外,终于因过 度劳累而病倒了。 在病*上,他依旧不忘差遣下人盯紧各地生意的 进展,也不忘询问其他 生意的开拓方法。在他的眼中,只有未来的财富和地 位。转眼半年过去,老 员外的病不但不转好,反而*加严重了。 请了很多名医前来诊治,都不见成效。慢慢地老 员外的脾气变得越来 越暴躁,他开始责骂他的妻妾没有照顾好自己,辱骂 他的下人不懂得打理生 意,*甚至他连窗外的风景都看不顺眼。 家人看到老员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请来一 位高僧指点迷津。老 员外看到坐在*前的僧人,顿时火冒三丈,并骂道: “我还没死呢,你来为我 念经超度吗?你快点给我滚开……”只见高僧不但不 生气,反而转身对他的 家人说:“我知道他的病根了。”家人大喜,赶紧请 高僧为员外诊治。 高僧看看老员外,说道:“他太穷了,身无分文 ,我给他看病都怕他付不 起诊费。” 老员外听到此话异常愤怒,骂道:“你这个穷和 尚,敢说我穷,我有良田 百亩,金银无数,我是当地*有钱的人。” 高僧笑道:“既然你知道自己这么富有,那为什 么不懂得好好享乐呢? 为什么心中还有这么多怨气?” 老员外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心想:“是啊, 我已经**富有了,为什么 还要过分追求呢?只有懂得惜福才能带来快乐,才能 享*其中。” 想通之后,老员外倍感轻松,忙跪谢高僧。 懂得惜福,认为现在的拥有已是幸福,对于未来 ,坦然处之。懂得惜福 不是甘于现状,而是懂得满足,把握现在。对未来的 **太重,只会让我们 的心累。人生若只活在“得不到”的将来和“已失去 ”的过去,怎会有长久真 实的快乐呢? 所以能够对过去抱以尊重但不滞留,对未来抱以 期待但不奢望,把握现 在,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一切的缘分和拥有,烦恼、 忧愁、痛苦便不敢靠近 你,因为这些都是对于过去和未来的**太深。要解 除烦恼,解脱痛苦,就 要懂得惜福。 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