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2023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大全·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ISBN: 9787510087851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部门,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真题11?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直属 ????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编者注:本试卷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部分,以下是教育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洛克的“白板说”体现了什么教育观?(??)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共同作用论 D.相互作用论 3.1989年,联合国通过(??)明确规定儿童生存发展的受保护权益。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家庭教育法》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权利公约》 4.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下不是教育目标领域的是(??)。 A.知识领域 B.认知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5.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不同机能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发展速率。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6.小明因偷吃糖打破一只碗;小刚帮忙洗碗,打破十五只碗。根据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认为小刚更坏的是(??)。 A.中学生 B.小学生 C.学前儿童 D.无法确定 7.有经验的教师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学生一旦养成习惯,他们就不会感到外在约束。这些纪律是(??)的纪律。 A.教师促成 B.自我促成 C.任务促成 D.同伴集体促成 8.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和期待,积极地投入孩子的养育中,却忽略了孩子的社会责任,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这类教养方式是(??)。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权威型 D.忽视型 9.孩子在青春期与父母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A.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 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却不能 C.孩子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 D.孩子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10.第一次明确提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及“正如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一观点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 11.有些同学在期末复习时,根据学习材料间的内容关系,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 A.复习策略 B.组织策略 C.类比策略 D.归纳策略 12.以下不属于中学美育目标的是(??)。 A.提高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提高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C.提高和培养学生体悟美的能力 D.提高和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共8分) 小强平时成绩不错,最近有同学反映,他逃避班级劳动,不参与课后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找到他了解情况,小强却反驳说:“我妈妈说了,只要学习好,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而且我们班也有其他学生没有做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经调查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问题: 13.结合材料,分析小强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14.结合材料,论述教师怎样运用说服的方法培养小强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真题12?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教师招聘统考试题 编者注:本试卷包括公共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部分,以下是公共知识部分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A.32 B.16 C.24 D.18 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个历史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A.一 B.二 C.三 D.四 3.(??),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A.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B.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C.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D.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组织的育人职能在我国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与保障。该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以(??)为根本任务。 A.家风育人 B.劳动育人 C.文化育人 D.立德树人 5.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某同学在准备“北京冬奥小课堂”的发言时,从网络上摘录了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冬奥会奖牌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B.会徽“冬梦”以梦为灵感来源且运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 C.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D.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分别以熊猫和中国结为原型进行设计 6.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驻留时间不断增加,进行体育锻炼已成为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列适宜的运动是(??)。 A.举重 B.跳高 C.立定跳远 D.拉弹簧拉力器 7.《金陵历代名胜志》记载,唐诗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位于(??)。 A.马府街附近 B.利济巷口 C.石坝街北 D.凤游寺一带 8.大自然中蜻蜓点水的作用是(??)。 A.喝水 B.繁殖 C.清洁 D.捕食 9.(??)是人脑中制造感情的场所,其老化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轻信他人。 A.额叶 B.延髓 C.大脑皮质 D.杏仁核 10.诗人笔下的诸多地景记忆都蕴藏于地名赋予的肌理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根据诗意和对联知识,下列括号处最适合的地名是(??)。 ①(??)里人谁在,白鹭洲边草自生。(贺铸《江南曲》) ②(??)上春携酒,长乐桥边月泛船。(吴兆《旅次书怀》) ③覆舟山下龙光寺,(??)畔五龙堂。(王安石《忆金陵三首》) A.①乌衣巷?②莫愁湖?③玄武湖 B.①夫子庙?②阅江楼?③燕子矶 C.①乌龙潭?②鸡鸣寺?③文德桥 D.①栖霞山?②报恩寺?③中华门 11.一次测验中有4道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标√,判断为错误的标×。下表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答案和甲、乙两位学生正确的题数,则丙同学有(??)题正确。 学生 1 2 3 4 正确的题数 甲 √ × × √ 3 乙 √ √ × × 1 丙 × √ √ × ? A.4 B.3 C.2 D.1 12.周老师在第一周开设了“学校即社会”的班会课。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明白了好习惯对人生有巨大价值并强调要把养成教育作为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班会课是一种隐性课程 B.组织学生表演反映老师是活动的主体 C.表演的目的彰显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D.班会课题目中的观点与杜威思想相悖 13.王老师经常说:“坚守原则是班集体走向优秀的基本保证。”王老师的话属于(??)。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绝对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4.刘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学生学习品质将其搭开围坐(见下图,同符号为学习品质基本相同的学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座位的形式是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 B.圆形符号处适合安排学习品质最好的学生 C.小组合作的座位形式无法实现平行教育 D.组内互相影响完全印证最近发展区理论 15.祖老师在课堂中先向学生强调听课要求,再始终坚持这个标准。这是(??)取向的课堂。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教师效能 D.现代认知 16.马老师在复习提问环节,让已掌握该知识的小明回答,小明因紧张没有回答出来,马老师知道这是(??)遗忘,示意小明坐下并给予了鼓励。 A.暂时性 B.特殊性 C.永久性 D.整体性 17.金老师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播放了《创新名城 美丽古都》的宣传片,并让学生想象畅游美好南京时的感受。这种“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 A.培养学生兴趣 B.发展学生个性 C.激发学生情感 D.营造学习氛围 18.汤老师讲解一个知识后,出示了两道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遗忘律 19.徐老师在学生做完习题后,叮嘱他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将容易遗忘的知识记录在笔记本中,还要及时复习。”其中,记笔记的行为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0.孙老师为了更好地将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分享给同事,创建了班级微信朋友圈,用文字记录班级生活,其中写道:“细读生之文字方知己之困惑。师与生,何尝不是彼此促进?”下列最适合为此点赞的留言是(??)。 A.藏息相辅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 22.教师可以让家长批改部分作业,从而提高检测的效度。(??) 23.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属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前习俗水平时期。(??) 24.倾听作为与人交流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与人为善的表现,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会倾听是教师的必备修养。(??) 25.2025年“红色、创新、智慧、博爱”的南京教育发展特色会更加。(??) 26.秦淮河是南京城的文化符号,龙藏浦是其旧名之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8分,共14分) 27.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问题: 列举“双减”背景下学校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的措施。 28.围绕课程思政与学科德育,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行动。语文组老师在上完《灯笼》一课后,阐释中华文化意象蕴含的人文精神;历史组老师讲完文天祥的故事后,诠释了家国情怀与担当;物理组老师通过教学波粒二象性,呈现了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多角度思维;化学组老师带领着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悟求实的科学家精神……老师们一致表示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将继续研究课程思政与学科德育,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问题: 综合上述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大全·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各省(区、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及考试大纲、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精心打造而成。 (一)真题经典,覆盖面广 本套试卷包含45套各省(区、市)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整体难度、考查特点。适用于各地区教师及其他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考试,真题覆盖面广,避免考生陷入漫无边际而收效甚微的题海苦战。 (二)细致解析,答疑解惑 本试卷所有答案和解析经由教师招聘考试图书研发团队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答案详细的解析,让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