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
ISBN: 9787542656803
夏榆,作家、文化记者。多次访问海内外思想、文化、政治精英,报道大量具有公共意义的人文事件,成为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的文本见证。应邀访问瑞典、挪威、波兰、德国,自2005年起,多次报道“诺贝尔奖颁奖盛典”。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我的神明长眠不醒》《黑暗纪》;随笔集《黑暗的声音》《白天遇见黑暗》等。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新浪潮奖、在场主义提名奖、中国报人散文奖。
去医院看史铁生之前,我在医院门前的花店买了 花,百合与康乃馨,插满一篮。 透析室内史铁生拥被而卧,他的面色沉暗,但目 光发亮。他对着鲜花微笑了一下,移动自己平躺的身 体。身旁的透析机正在工作,来回清洗他体内的血液 。两根塑胶管连接史铁生的手臂和透析机,体内渗毒 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 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三次,在每次四 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史铁生全身的血液要过滤几 十遍。 史铁生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要是两 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 能算小,料必机长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躺在 透析室的病*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汨汨地走, 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 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 张凌主任说,九年前,史铁生刚到医院时精神状 态并不好——这是每一个重病患者都会有的状态,因 为他本来下肢就瘫痪,又患尿毒症。按国外的残疾标 准,是双重残疾,肢体的残疾,加器官的残疾。这个 打击对他**大,他的精神状态不好,身体状况也不 好。开始透析的时候,史铁生吃不进东西,体内毒素 比较高,经常处于衰竭状态。尿毒症是难以治愈的病 ,它意味着患者终生要跟医院打交道,要面对医生, 面对机器,面对针刺的痛苦。这是慢性折磨。 长篇随笔《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初患尿毒症之后 写的;长篇回忆体小说《我的丁一之旅》是透析九年 之后完成的。两部书都是重病给予他的思想的果实。 重病之时被史铁生描述为“沿着悬崖行走”。重 病之时,整天是梦,梦见熟悉的人,熟悉的往事,也 梦见陌生的人和**陌生的景物。偶尔醒来,窗外是 无边的暗夜,是恍惚的星空,是心里的怀疑。 1972年,还在延安插队的知青史铁生经历了** 次*望和哀恸。那一年因为脊髓出了问题,他由父亲 扶着艰难地走进北京友谊医院,当时史铁生对自己说 ,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要这样走出来。结果是, 他没有那样走出来,他被朋友抬着出了医院。那一年 ,史铁生的双腿**背叛了他,他成为一个下肢瘫痪 的残疾青年。在连遭双腿瘫痪、失去母亲的哀伤之后 ,命运并没有对史铁生放下重锤,1998年,他残废的 身躯由慢性肾损伤演变为尿毒症,终至依靠透析维生 。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史铁生说:“生病通 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 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 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只能歪七扭八 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 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加怀恋起往* 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字。 ” 医生张凌说:“史铁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 是一个智慧和心质优异的人。” 在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不光医生护士们知道史 铁生,很多病友也知道史铁生。医生护士们知道史铁 生的名字,也看过他的书,女孩子们说起史铁生来一 脸的自豪,笑称他为“透析模范”。就坚强和乐观而 言,史铁生是病友的一个出色的榜样。 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这是一位无名哲人说 过的话。史铁生以自己的思悟印证了这句话,他写出 了《病隙碎笔》,记录了自己在困厄之中精神的陷落 和获救。“有**,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为具体 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 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 ,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