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匠心雄心--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秀口述回忆/中国农机企业家传记系列/创

初心匠心雄心--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秀口述回忆/中国农机企业家传记系列/创
作者: 宋毅//张建设
出版社: 中国农业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1.60
折扣购买: 初心匠心雄心--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秀口述回忆/中国农机企业家传记系列/创
ISBN: 9787109251908

作者简介

宋毅,1959年5月生,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曾在共青团中央青年运动史研究室工作;1986年7月起在农业部系统从事农业新闻宣传工作,曾任农业部办公厅新闻处副处长,中国农机安全报社(《中国农机化导报》)副社长、社长、总编辑;2012年7月调中国农业出版社任副总编、《世界农业》(中文核心期刊)主编。著有《笔写阡陌——一个新闻记者笔耕农业机械化之旅》《献身农业工程促进学科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口述学术生涯》(合著)《一生献给中国农业工程事业——陶鼎来口述回忆》《我与农业工程高等教育——高良润口述回忆》等。2014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陶鼎来组和汪懋华组课题负责人。

内容简介

一、往事管窥 生在前门 长在通县 王世秀:我是1942年阴历八月初一出生,但我身份证 上登记的不是这个日子。20世纪50年代末我参加工作、填 登记表的时候,负责登记的人不知道阴历和阳历该如何换 算,就给我写了阳历8月1日,所以我身份证上日子是阳历8 月1日。我后来查了查,阳历应该是那年的9月10日。2018 年阴历八月初一正好是阳历9月10日,阴历阳历的生日这次 是对上了。但我不知道几年才能轮上这么一次,上两次出 现这种情况是在1961年和1999年。 别看我是50年代末期从通县进城当工人的,可我出生 地点实际上是在北京前门外的“豆腐巷”。听父辈讲,由 前门大街进鲜鱼口胡同,再往里走200米左右,往南拐进去 就是豆腐巷了。这条小胡同长250米、宽1.5米,东起小席 胡同,西至南孝顺胡同,因明清时期依泄水河而建,为东 西倾斜的胡同,又因有豆腐作坊,明朝起称为“豆腐巷” 。清朝、民国时都沿用这个名字,1965年以后豆腐巷改名 叫“得丰西巷”了。改革开放后这一带拆迁改做商业区, 今天再去寻找豆腐巷,已经是踪迹全无了。 1942年我出生时正是日本人占领时期,北平城的老百 姓没粮食吃,只能吃日本人发的“共和面”。什么是共和 面呢?我查了一下百度,上面引了一段作家老舍的儿子舒乙 写的文章《冰火八年间》,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 人占领期间给群众分发的叫不上名字的混合物,呈灰色。 ”“共和面”实际上是日本人给根本没法叫出名字的混合 物专门起的一个好听的名字。里面有糠、有麸、有磨碎的 豆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根本不能 吃,像石头、沙子等,就是没有真正能让人消化的粮食。 这些东西总体颜色是灰的,和上水后由于没有亲和力,或 是沉底或是漂浮于水面,就是捏不成形,没有任何黏合劲 儿,永远是散的,连窝窝头都攥不成。弄熟之后有股臭味 、霉味,而且硌牙,粗糙不堪,无法下咽,吃多了还拉不 出来。 我那时太小,没有什么记忆,听我母亲讲,那年月吃 “共和面”吃死了不少人。北京的百姓见到这东西非常害 怕,看着它就会发愣,但没有办法还得往肚子里咽。吃下 去人会变得消瘦,身上感到有气无力,年老体弱的人经不 起这个东西的折磨,会因此离开人世。每天早晨,大街小 巷都有“倒翁”,就是死人,凌晨时分用苇蔗卷着装在人 力车上被拉出城去。在这种情况下,眼看着在城里过不下 去了,父亲和母亲就带着家人回到北京郊区通县老家牛堡 屯乡的样田村,这大概是1943—1944年,那时我还不记事 。 当时我们家有几口人一起回去的,我说不太清楚。回 通县之前我大姐和大哥都已经结婚了。父母生了我们兄弟 姐妹4人,两男两女,我在家中最小。大姐家的大外甥比我 还大半年,大哥家的大侄子也比我大3个月,但他后来去世 了,我们家那年一连出生的仨人都是属马的,但属于两辈 人。哥哥姐姐都比我大很多,大哥大姐大我20岁左右,最 小的姐姐也比我大10岁左右。搬回通县老家时,父母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