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定义者:雨果传

不被定义者:雨果传
作者: 编者:(法)马克斯·加洛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不被定义者:雨果传
ISBN: 9787570225033

作者简介

马克斯?加洛,法兰西学院第24号席位院士,法国历史学家、作家。他于2007年5月31日入选法兰西学院,成为40位“不朽者”之一。马克斯?加洛最早致力于历史研究,后来转入传奇小说和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取得了很高的声望。主要作品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戴高乐》《凯撒大帝》《雨果传》等。

内容简介

\"楔子 这个身着黑色衣服的男人站在一扇敞开的窗户前,写着东西。他名叫维克多·雨果,那是1830年5月的某一天。 在2月26日,他已年满二十八岁。 他留着半长的、浅褐色的头发。头发梳向后面,露出隆起的宽大额头。他五官的线条周正,脸颊丰腴。一条大大的领带系在衬衣的白色领口处,勒着他胖胖的脖颈,脖子被隐约长出的双下巴遮住。他的整个身躯看上去有些臃肿。他穿着一件袒露着前胸,带着大翻领的马甲。马甲在他的腰部周围堆积出许多层褶皱。 维克多·雨果被这几件宽宽大大的衣服包裹着,在人们的印象中,他已是功成名就的男人,名望和成就使他的作态显得有些生硬。一条金灿灿的链子从他的马甲上显露出来。 从举止到服饰,他的一切都透着沉稳和庄重。他带着些许满意接受了自己的荣耀,但是这种接受却包含更多的厌倦。 他是位志得意满的诗人,创作了《颂诗集》《东方集》,他也是《克伦威尔》的作者。该剧是他为戏剧舞台所写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剧情太过跌宕起伏,人物如此众多,以至于这出剧没有能够上演。但是人们读了它,围绕它进行讨论,而且击节称赏。它的序言以宣言的形式出现。人们迫不及待地等着作者后续作品的问世。之前那一年,他创作了《玛丽蓉·黛罗美》,于1829年7月14日在法兰西剧院上演,随后即遭禁演。然而维克多·雨果却收获无数溢美之词!国王查理十世曾在1825年邀请雨果参加自己的加冕典礼,这次又花了很长时间接见他。他几近认同雨果在《玛丽蓉·黛罗美》的序言中所写的内容:没有什么能够阻 挠我们见证一位诗人的诞生,“他之于莎士比亚正如拿破仑之于查理曼大帝!”雨果,此人当然是雨果! 他于是又开始了写作。就在三个月前,2月25日,也就是他生日的前一天,他的新作《艾那尼》在法兰西剧院上演,这使剧作家成为年轻一代浪漫主义的王子。年轻人们在泰奥菲尔·戈蒂耶a和大仲马的引导下,为了《艾那尼》而抗争。 演出后的第二天,雨果甚至收到了一封夏多布里昂b的来信: “我观看了《艾那尼》的首映式,”那个时代最有名望的作家写道,“您了解我对您的欣赏。我的虚荣心使我为您诗歌的竖琴声倾倒,您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走了,阁下,而您来了。我恳请您的诗歌女神缪斯保佑我。一位荣耀加身的虔诚信徒应该为故去的人祈祷。” 十四岁那年,他在1816年7月10日的日记里写道:“我想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什么都不是。”他此时还能奢求更多吗? 他现在二十八岁,他已经“立住了”。\" \"法兰西学院院士“不朽者”马克斯·加洛的历史人物传记代表作 生动再现风起云涌的19世纪法国社会面貌 兼具深度、广度、高度的法国传记新标杆 展示雨果从诗歌走向戏剧,从文学走向历史的人生轨迹 承雨果之积极浪漫氛围 续巴尔扎克之丰满真实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