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的礼物(精)/索尔·贝娄作品系列

洪堡的礼物(精)/索尔·贝娄作品系列
作者: (美)索尔·贝娄|译者:蒲隆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洪堡的礼物(精)/索尔·贝娄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35028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洪堡的成功大约持续了十年之久,到四十年代末 就开始衰落了。五十年代初,我自己也声名鹊起,甚 至赚了一大笔钱。啊,钱啊钱!洪堡则拿这笔钱为借 口*击我。到了晚年,当他还没有因为颓丧而沉默下 来,还没有被关进疯人院的时候,他依然在纽约四处 奔走,*击我和我那“百万家产”。“就拿查理·西 特林来说吧,他从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投上我的门来 ,现在他居然搞到百万家产。什么样的作家,什么样 的知识分子才能赚那种钱呢?——又是一种凯恩斯吗 ?对啦,凯恩斯,一个驰名世界的人物,一个经济学 天才,布鲁姆斯伯里的王子。”洪堡说,“娶上个俄 国芭蕾舞演员,钱就随之而来。可是这个变得如此富 有的西特林究竟是何许人也?我们从前还是莫逆之交 呢!”洪堡确切地说,“不过,那家伙总是有些反常 。赚了那么多钱后,为什么又躲到边远地区去呢?待 在芝加哥干吗呢?他一定是怕露馅。” 当他头脑清醒的时候,便利用自己的才华来*击 我。他干得出色极了。 我并不热衷于金钱,啊,老天,对啦,我一心想 的是做好事。我想做好事想得要命。这种做好事的情 感,可以追溯到我早年对生存的意义的独特感*—— 我好像陷进了透明的生活深处,激奋地、拼命地摸索 着生存的意义。我清楚地感到,瑰丽的面纱、虚幻的 境界,以及玷污着永恒的白光的五彩玻璃的圆顶,而 我就在紧张狂乱之中哆嗦。对那些事情,我是着了迷 啦。洪堡是明白这一点的,然而到后来他却一点都不 同情我了。他自己病愁潦倒,对我也毫不宽容。他一 个劲地强调瑰丽的面纱和巨额金钱之间的矛盾。其实 ,我赚的那些钱是钱自己赚来的,是按照资本主义那 些说不出来的古怪道理赚来的。世道就是这样嘛。昨 天我在《华尔街*报》上看到对财富感到忧郁的文章 ,“人类在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的历史里,并不都是 如此富足的”。在五千年匮乏中所形成的思想,现在 被歪曲了,然而人们的感情却适应不了这种变化,有 时候甚至抗拒这种变化。 二十年代,芝加哥的孩子们每到冬雪初化的三月 天,便要四出寻财探宝。肮脏的雪在马路旁堆积着, 消融的雪水在沟渠里蜿蜒流动,闪闪发光。这时你可 以发横财啦——瓶塞呀,齿轮呀,铸着印第安人头像 的小钱呀,都可以找到。去年春天,我已经差不多成 个老头子了,我发现自己竟然离开了人行道,顺着路 边东张西望,寻寻觅觅。找什么呢?我这是怎么了? 假如我果真捡到一角或者五角的硬币,那又该怎么样 呢?我不明白童心是怎么在我身上复活的,然而它毕 竟是回来了。一切在融化。冰,谨慎,老成。面对这 一切,洪堡将会说些什么呢? 每当听到他对我的恶意中伤时,我往往觉得自己 对他的观点也是同意的。“他们给西特林颁发普利策 奖,那是由于他写了关于威尔逊与图马尔蒂的书。普 利策奖是发给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崽子的,不过是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