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汉朝史

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汉朝史
作者: 白丽洁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汉朝史
ISBN: 97875093752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刘邦的身世之谜 说起刘邦,第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身世” 。有人说“身世”还不好说,史书都记载着呢。可果 真如此吗?即便是,我们究竟又该采用哪一个版本呢 ?况且,我们这里所说的身世不仅涉及他的人生经历 ,也包括对他的定位。 人行于世就像雁过留声一样,总会给后人留下一 些可供追寻的踪迹。无论刘邦在做皇帝之前的身世多 么富有传奇色彩,结合有关史料,有几点还是可以肯 定的。第一,他的母亲是刘媪——这实在算不上一个 名字,有古文常识的人一看便知道,“媪”是古代对 老年妇女的敬称,加上刘邦的姓,于是就有了刘媪这 一称呼;第二,刘邦的出生地是沛丰邑中阳里人,翻 译成现代话就是沛县丰乡中阳村人,大概位置在今天 江苏的沛县和丰县;第三,刘邦是个不寻常的人,无 论是颜值还是行为都不符合时人的“寻常”眼光;第 四,刘邦是时势造出的英雄,如果不是生活在秦末乱 世,如果不是为乱世所苦,他也许不会成为开国皇帝 。然而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只能说这一切 都是命运;最后一点,刘邦的糟糠之妻是吕雉,这一 点毋庸置疑。 看了以上几点之后,有人可能要奇怪。仅是第一 点,就可能会遭到质疑:为什么只能确定刘邦的母亲 ,难道刘邦没有父亲吗?对此,连太史公司马迁都闪 烁其词。 《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高祖的出生是这么记 载的:“父日太公,母日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 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蛟龙 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下大家伙儿应该 明白了吧?刘太公只是刘邦挂名的父亲,刘邦实为蛟 龙之子。并且还是刘太公自己亲眼见证的。对于这样 一个“伟大”的父亲,我们也只能默默地点个赞了。 尽管刘太公认了刘邦这个儿子,并且让他从了自己的 姓氏,但后世的看客们却不一定买账:“蛟龙之子? 这是在讲神话故事吗?” 冷静,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刘邦是平 民出身这一点是错不了的。但是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 且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时代,威信就是一个君 主的立身之本。刘邦要想号令天下,维护自己的统治 ,恐怕仅凭“刘太公之子”肯定不行,至少得有“过 人之处”吧!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刘邦为了 号令天下给自己编造的传奇。目的有二,其一为了树 立威信,其二为了掩盖自己平凡或者是不甚光彩的出 身。 无论是蛟龙之子,还是刘太公之子,在他未成大 业之前,日子还是要过的。刘邦的童年及少年,与和 他同时代的平民子弟估计没有多大的差别。非要说有 差别,估计就是父母的溺爱了。刘邦,又名季,根据 后世对高祖兄弟的记载,刘邦是有两个兄长的,所以 这个季也实在算不得一个正式的名字,极有可能是家 中的一个排行,所谓刘季,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刘 三儿”。 按照古代的风俗,男子为家中壮丁,在有了一定 的劳动能力后就开始协助父母处理家中事务。结合刘 邦家的实际情况,主要的事务就是做农活,但是太史 公说了,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也就是说这个 刘三儿不从事生产劳动,那他都干些什么呢?乐善好 施,行侠仗义,结交朋友。当然,这是拣好听的说。 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一个平民家中出来的孩子来说 ,对别人乐善好施就意味着对家人不负责任,不从事 自家劳动却出去行侠仗义就是不务正业,再说交朋友 吧,交朋友免不了应酬什么的,一个原本就不宽裕的 家庭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折腾?因此,刘邦少不了招来 兄嫂甚至是父亲的白眼。 既然在家中不受待见,那就另寻出路吧。好在刘 邦也不是在乡邻之间白混的,除了几个“臭味相投” 的朋友外,刘邦也有相好的酒家。因为没钱,刘邦常 去她们那里赊酒喝,时间一长和老板娘也混熟了。据 《史记》记载,刘邦常去的这两个酒家的老板都是女 性,日王媪、武负。 在古代,但凡家中靠女人出来撑门面的,估计不 是寡妇就是丈夫不中用的,她们开酒家难免会遭遇一 些骚扰或者是困难,前文说了刘邦喜欢行侠仗义,估 计刘邦与她们就是这么产生交情的。刘邦为人侠义, 自然受到弱女子的倾慕,久而久之,二人不仅乐意免 费提供酒给刘邦及其朋友喝,甚至连刘邦本人也成了 她们的榻上之宾。也正是因为刘邦与她们之间的特殊 关系,刘邦大腿上的七十二颗黑痣才被披露出来。除 了这七十二颗黑痣,刘邦的高鼻梁、凸额头在当时都 算不上什么高颜值,这也真是难为了王、武二妇人。 刘邦好酒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现代人常说,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时,他会在 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正当刘邦为自己的将来 彷徨时,好运突然就来了。某一日,刘邦突然摇身一 变,成了当地泗水亭的亭长,一个不久前还天天把酒 言欢、游走乡间的“混混儿”,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吃 皇粮的政府公务人员,这个剧情转变得是否有些快了 ?别急,不管刘邦是因为什么原因当上了泗水亭的亭 长,总而言之,从今以后,刘邦的人生就开始逆转了 。尽管做了泗水亭亭长后的刘邦仍然沿袭自己平日里 的吃吃喝喝、与同僚勾肩搭背的作风,但此时性质已 经截然不同。 对于这样一个如此与众不同的人,不管是“蛟龙 之子”还是“乡间混混”,似乎都让人觉得太不可理 解。无论是他的出身之谜还是世人对他的定位,刘邦 的身上有太多的传奇色彩。在封建社会,这或许正是 刘邦或者刘邦的后人所需要的。 或许,真的如某些人所说,刘邦的骨子里其实是 一个游侠——在一个游侠之风尚未完全消逝的特殊年 代里,这是否也是一种可能呢?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