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相(郦波评说张居正)

千古名相(郦波评说张居正)
作者: 郦波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千古名相(郦波评说张居正)
ISBN: 9787500863991

作者简介

郦波,**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教师,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

内容简介

第十五章 神奇的“考成法”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太相信自己。 这个不相信自己并不是不自信,而是不相信自己 的记忆力。 但凡有个什么事要做,或者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我都不敢把它们**交给自己的脑子,而是非要把它 们写下来不可。所以,我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个本子, 上面写着所有马上和即将要做的事,大到几月几*要 给学生开一场讲座,小到下班回家按老婆交代要到超 市买瓶酱油,我都会把它们记下来,再照着本子上记 的事情和*程逐条去做、去完成。 这样的本子我用过很多个了,我给它起了个名字 ,叫“考成簿”。有人会笑我,说你看上去也没那么 老啊,怎么记忆力就变得那么差了?买个酱油这种事 儿还非得写下来,难道这你都记不住吗? 您还别说,我这人的缺点还就是容易忘事儿,但 这并不是我要用这个考成簿的主要原因。我之所以这 么多年来喜欢用考成簿来记事儿,是因为这是我向一 位古人学习的一个*招。这一招用过之后,我发现, 这样做对我的生活确实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与改变。 这个传授我这一*招的古人是谁呢?他就是明代 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被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称为明 朝历****的大政治家的张居正。 有人会说我这是故弄玄虚,说什么张居正传授, 那本子还叫什么“考成簿”,其实不过就是记事簿呗 ,这种方法我们老早就在用了。 这说的也倒不假,其实我这个考成簿,它本质上 也算是个记事簿,但运用记事簿这一方法要从历史的 角度来考察,它的源头倒确实起自张居正。 这就要说到我为什么把那个记事的本子叫作“考 成簿”而不叫“记事簿”了,那是因为这个颇具创意 的工作方法,在张居正创立它的时候,它的原名叫“ 考成法”。 当然,张居正创造的这个“考成法”,说起来就 不是记事簿这么简单了。 那么,这个“考成法”到底不简单在哪些地方呢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说起考成法,就要说到张居正要推行万历新政时 首先要面临的两大难题了。 **个问题:官僚主义。 虽然官僚主义是个外来词,但这种不敬业、不专 业、不负责任、扯皮推诿、人浮于事、事因人败的工 作作风在我们中国的官场上,从古到今,倒是颇为盛 行的。 事实上,历朝历代,不论什么时候,要想做出点 儿成就,**个要面对的难题往往就是官场上官僚主 义盛行的问题。 我们一般理解的官僚主义主要是扯皮推诿、人浮 于事,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这些官僚之所以不负责 任、人浮于事,根本原因还是他们干不了事。明代有 首童谣,讽刺官场上的官员说: 儒生曳白,无如国子监……天文固陋,无如钦天 监;音乐舛谬,无如太常寺……书之恶劣,画之芜秽 ,无如制诰两房、文华武英两殿。(阮葵生《茶余客 话·卷二·明官场弊事》) 翻译成白话就是:考试交白卷的,总是出身于* 高学府国子监的;*不懂天文的,刚好都进了天文台 ;五音不全的,正主持着**乐府机构;写字难看、 画画像鬼的,莫过于文华殿上的大学士们! 明代的野史里还记载过这样一个司法笑话。说有 一个人夏天的时候住店,第二天早晨走的时候偷了店 家的一张席子。被店主人发现了,就扭送到衙门里了 。结果,县官要判偷席子的这位死刑。旁边师爷一听 傻眼了,说偷张席子判死刑,这恐怕没有法理依据吧 ? 哪知道这位县官一摇头,说怎么没有司法依据啊 ,孔圣人不就说过“早闻盗席,死可以”吗? 师爷一听啼笑皆非,心想人家孔子说的是“朝闻 道,夕死可矣”,那意思是早晨听到了人生的至理名 言,理解了人生真谛,哪怕晚上就死去那也没有遗憾 了。结果这位“白字先生”不会断句,以为是听到有 人“盗席”,那这盗席的人也就“死可以”了。堂堂 一个县官就这么不学无术,窥一斑可知全豹,整个官 场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事见《笑海丛珠·官引 法书》) P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