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年)美国著名小说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律师家庭,先后当过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和记者等。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其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擅长用方言和民间口语来进行写作,开辟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被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百万英镑》、《镀金时代》等。
内容简介
玛丽给他端来了一盆水,拿来一块肥皂。他走到门外,把脸盆放在门 口一把小椅子上,将肥皂在水里浸了一下,放到一边,卷起袖子,悄悄地 把水倒掉,然后走进厨房,拉着门后的洗脸巾用力地擦脸。但是玛丽把洗 脸巾夺了过去,说道: “你不知道害臊吗,汤姆?你不能这么顽劣了。水又不会把你怎么样 。” 汤姆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脸盆里又装满了水,这一回,他像下了大 决心似的在脸盆前站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洗脸。再进厨房 的时候,他两个眼睛都闭着,伸出手摸索着洗脸毛巾,脸上还挂着光荣的 水和肥皂泡,水还在往下滴。但是放下毛巾后,他的脸还不能让人满意, 因为洗干净的地方仅到他的下巴那里,看上去像个面具,那片地方以外, 脖子以下,前后都还是一片滴水未沾的黑土地。玛丽把他拉过来帮着他收 拾了一番之后,他看上去才像个男子汉,像个哥哥的样子了,脸上不再黑 一块白一块的,湿淋淋的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的,短短的卷发被梳成了漂 亮的中分式。(他曾经费过很大的劲偷偷地将这些卷发弄直,让它们服帖, 因为他觉得卷发让人显得女气,而他的卷发让他的生活更充满了苦难。)然 后玛丽给他拿了一套衣服来,那套衣服两年来他只在星期日才穿——他们 都只叫它“那套衣服”——它的大小我们可想而知。玛丽让他自己穿上衣 服,给他收拾停当,又帮他把短外套的扣子整整齐齐地一直扣到下巴那儿 ,把宽宽的衬衣领子翻好,拍拍衣服上的灰,然后又给他扣上了一顶带斑 点的草帽。他现在看上去好看极了,但也不舒服极了。他自己感觉也不舒 服极了,所有那些衣服都束缚着他,那样的干净也只能让他感到难受。他 但愿玛丽能忘了他的鞋,可他的愿望落空了,她照例仔细地给他的鞋涂了 一遍油脂,然后拿出来叫他穿上。他终于发脾气了,说自己总是被逼着去 做所有他不想做的事情。但是玛丽劝说道: “乖,汤姆——要听话。” 汤姆不得不嘟嘟囔囔地穿上鞋子。玛丽很快就准备好了,三个孩子一 起出发去主日学校——一个汤姆深恶痛绝、但希德和玛丽却很喜欢的地方 。 主日学校上课时间是九点到十点半,然后就是做礼拜。三个孩子中有 两个总是自愿留下来听布道,另外一个也总是会留下来——但却另有原因 。教堂里可以坐得下三百人,里面的长椅有着高高的靠背却没有坐垫。不 过,从外面看,它却只是一幢再普通不过的小房子,屋顶上用一个松木板 做的类似盒子的东西充当尖塔。在门口的时候,汤姆放慢脚步和一个同样 礼拜天打扮的伙伴搭话: “嘿,贝利,你有黄票么?” “有啊。” “用什么你肯把它换给我?” “你肯出什么?” “一块糖加一个鱼钩。” “拿出来瞧瞧。” 汤姆把东西拿出来给他看了。双方都很中意,于是那些东西就都换主 人了。然后汤姆又用两个白石弹子换了三张红票,用其他一些小玩意儿换 了两张蓝票。接下来的十到十五分钟里,他继续拦着往这边过来的其他男 孩询问,从他们那里换各种颜色的票。然后,跟着一大群打扮得干干净净 但吵吵嚷嚷的男孩女孩一起走进教堂,走到自己的位置旁边,随便逮着旁 边的一个男孩吵了起来。他们的老师,一个严肃的老头,制止了他们。但 是他刚转过身去,汤姆就又拽了前排男孩的头发,等那个男孩转过身来时 ,他又装着在专心看书。没过一会,他又用大头针扎了另一个男孩,害得 那个男孩“哎哟”地叫了出来,惹得那位老师又训斥了他一顿。汤姆的整 堂课就这么过去了——吵吵闹闹,麻烦不断,没一刻消停。开始背课文的 时候,没一个人能听明白他在背什么,但还是不得不不停地给他鼓掌。不 过,受罪归受罪,每个人却都得到了报偿——那些蓝票,每张上面都有一 段《圣经》,每背两段诗就能得到一张蓝票。也可以用蓝票换红票,每十 张蓝票可以换一张红票,十张红票又可以换一张黄票,凡是得到十张黄票 的学生,总管都会发给他(她)一本简易本的《圣经》(在过去可值四毛钱) 。读者们中间有多少人能有这份勤奋,敢自告奋勇地来背诵这两千多节诗 呢,即便是多尔版的《圣经》?不过玛丽还是通过这种方法拿到了两本《 圣经》——那是两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有一个德国籍的男孩甚至拿 到了四五本。他曾经不加停顿地背了三千节诗,不过,因为那次大脑承受 的压力过大,从那天之后他就跟个白痴没什么两样了——这对学校来说也 是极大的不幸,因为以前但凡重要场合,总管(汤姆这么称呼他)总是叫那 个男孩出来,在众人面前“展现才华”。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才能攒到足够 的票,把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坚持到底,赚到一本《圣经》,所以这些奖 品的颁发是很难得,也很引人注目的事。成功的学生在那天备受注目,风 光无限,那常常会激起每一位在场的学生的雄心,但他们的雄心往往只能 持续一两个星期。汤姆心里也许并不稀罕那些奖:品,但这许多天以来他 打心底里渴望随之而来的那种荣耀。 总管到了时候就站到布道坛前面,手里拿着一本合着的赞美诗集,手 指夹在书页中间,叫大家安静下来。当一个总管做他惯例的短小演讲时, 手里的赞美诗集就像音乐会上站在舞台上独唱的歌唱家手里的那张写着曲 谱的纸一样不可或缺——但是没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因为无论是赞美诗集 还是写着曲谱的纸,那个受罪的人都从来不会用到。这位总管是个瘦子, 三十五岁,留着沙土色的山羊胡子和短短的沙土色的头发;他穿着立领的 衣服,硬挺的领子几乎触到他的耳朵,尖尖的领角突兀地伸向他的嘴角— —像道围墙,逼得他只能朝前看,实在需要看旁边的时候,就得把整个身 子都转过来,他的下巴托在一个像银行支票一样宽长的领结上,带着花边 ,他靴子的前端高高地翘起,是时兴的样式,有点像雪橇——是年轻人不 辞劳苦地坐在那儿将靴子前端抵在墙上好几个小时的成果。沃尔特先生是 个态度诚恳,为人正直真诚的人,他对宗教的事物和场所如此虔诚,将它 们同世俗事物分得如此清楚,以至于潜意识里觉得他在主日学校讲话时也 应该用一种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语气。他用那种语调开始讲了: “孩子们,我希望你们都能笔直地坐好,认认真真地听我讲一两分钟 的话。对了——就是这样。乖孩子就该这样。我看到还有个小女孩在看着 窗外——恐怕她以为我在外面什么地方呢——也许就在外面的某棵树上给 小鸟们讲话呢。(一阵哧哧的哄笑。)我想说的是看到这么多明媚干净的小 脸蛋聚集在这么一个地方学规矩、学道理,我感到非常高兴。”都是些诸 如此类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坐在这听完接下来的演讲,千篇一律的都是 这些,没有变化,听得大家耳朵都起茧了。 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