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南师大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生活相信爱--发现生命中隐藏的美(精)
ISBN: 9787562195290
万物的音乐 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 即使不完全赞同,尼采的这条格言还是深深地 吸引了我们。是的,音乐是如此美好,如果我们的 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吸收了一切声 响,再也听不到美好的声音。如果禁止了音乐、赞 美诗和奏鸣曲,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了深度。而且, 音乐还可以被我们随身带走,随时使用,无论是在 耳机里还是在车载电台里,在任何美好的瞬间,我 们都可以命令音乐为那些枯燥的东西大变身,无论 是千篇一律的高速公路,还是走过千百遍的小道。 还是音乐,标记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片段,音 乐比香水,比绘画,比我们读过的那些小说更能唤 起我们对生活的回忆。我们常常想起那首妈妈哼唱 的温柔童谣,想起那首搂紧初恋时耳边响起的情歌 。音乐可以融合于任何场景,音乐对于生活是不可 或缺的。人们认为音乐和寂静是绑定的,只有安静 的环境才能欣赏音乐。实际恰恰相反,是曲谱上的 音乐张开双臂迎接着寂静,然后在修道院中把它留 住。音乐召唤了寂静,隆重地迎接它,最后在渐渐 消失的晚祷的回声中,把位置让给了寂静。 我们充满感激地采纳了尼采的句子,似乎认为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音乐,生活会是什么 样?”然而要指出的是,这位德国哲学家认为生活 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需要一味药来医治它,这 味药就是音乐。尼采认为生命既残忍又空洞,毫无 意义:因为会有孩子死去,因为会爆发战争,唯有 音乐能够慰藉生命,使人重新焕发生机,让我们爱 上这千疮百孔的生活。 生命只是音乐的附加?就像音乐的沉默后就是 可怕的寂静,就像一块自布掩盖了一具尸体?没了 音乐,就只有希望破碎的悲凉凄厉?没了音乐,就 只有寂静和噪声?然而音乐家却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音乐需要在震动的和谐规律中才能被创造出来。 也就是说,那些我们用来写音乐的音符本来就已经 存在于万物之中。一根最简单绳弦的震动就能在其 周围散发足以演绎任何旋律的音符,已经被演奏过 的,或将来要演奏的。 同样,节奏也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医治生命的 药物。节奏就是世界,存在于循环往复的四季中, 存在于一天天的日出日落中,节奏在我们出生伊始 就已存在于我们怦怦跳动的心脏,这颗心脏似乎感 应到,在令他感动的音乐声中萌发的生命的脉动。 我们也可以像雨果那样坦诚:“一种思想填满一种 绝妙的嘈杂/上帝总会在噪声中掺入意义。” 生活是孩子银铃般的笑声,是鸟儿的婉转啼鸣 ,是雨滴敲打砖瓦的节奏:生活本身就是音乐。和 尼采的想法恰恰相反,我们其实可以这么说:“因 为生活本身就是音乐,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音乐的 素材,因为触发了不同人的不同灵感,而被创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