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住那只发情的猫

捉住那只发情的猫
作者: 谈波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原售价: 62.00
折扣价: 38.50
折扣购买: 捉住那只发情的猫
ISBN: 9787542678621

作者简介

谈波,1964年生,居大连,在工厂上班多年。小说多见于《今天》《人民文学》《野草》《青春》《鸭绿江》等杂志。著有短篇小说集《一定要给你个惊喜》。

内容简介

零下十度蟹子湾 好些人知道轰动全城的蟹子湾村凶杀案,却说不清蟹子湾村在哪里。 刘森邀请李雅去他住的蟹子湾村过夜,李雅以为在偏远农村。 “太远了吧!” “比最近的旅馆近。走猫步十九分钟。” 她调皮状扭动了两下腰肢。李雅不是那种古怪精灵的小可爱,她是个身材丰腴的大高个儿,平常少言少语。 “我十点才能下班。”她说。 “那再来六瓶,我边喝边等。” “少喝点!” “没事儿,啤酒对我就是饮料。” 李雅是这家小酒馆的服务员,刘森是顾客,他这是第二次来吃饭,已经稳稳把她聊到了手。 城市东北部海岸线被大大小小工厂占据,蟹子湾村夹在市化肥厂和市炼油厂之间,属于最后一块净土,近几年随着工厂扩大,蟹子湾村被不断蚕食,最终两座工厂的围墙碰到一起,蟹子湾村挤落沙滩,有名无实。沙滩上盖了 两排简易房,住着六个北面来的民工,为蟹子湾村的三家大户捕捞海鲜。刘森自己包一条船,带着一个没人愿意要的半吊子搭伙。承包另两条船的是两对夫妻。 “来吧!”刘森蹲在墙上,伸下双手。 “不用。”李雅自己爬了上去。 一前一后,李雅跟着刘森,沿着窄墙小心行走。窄墙等于一条直直的小路,到了尽头,就到了海边儿。刘森先跳下去,把李雅接下来,抱紧了亲她嘴,李雅的嘴唇柔软温暖,不满意的是她不肯把舌头伸出来。不过,进到屋里就不一样了,李雅不仅温柔听话,还特别主动。中途她说:“森,只要别使那么大劲儿,随便你玩。” 车轴汉子咧着嘴无声地笑,双胯并没有停止使劲。 李雅的身体突然僵硬。 “森,窗外好像有人!” 刘森抓起一个空盆子,砸向了铁皮墙壁。 “锅底子,滚犊子!” 第二天一早李雅做好早饭,收拾了屋里卫生,叫刘森起床。 刘森握起拳头敲墙壁。 “锅底子,开饭了。” 一个相貌猥琐的小个儿应声而入。 “森哥,啥呀,咋这么香?” “往哪儿瞅?叫雅姐。” “雅,姐。” 李雅没搭理他。在厨房她小声跟刘森说:“这人眼神怎么直勾勾的,真恶心,吃饭还吧嗒嘴。” “哈哈,我已经习惯了,锅底子人不坏,就是磕碜了点儿,懒了点儿,笨手笨脚了点儿,胆小了点儿,别的没毛病。” “还要啥毛病?” “锅底子一直在海边儿打零工,饥一顿饱一顿的,我收留了他。” 当天晚上,刘森去小酒馆接李雅,这次李雅先爬上墙,在前边走,走到尽头,她转回身,跟刘森抱在一起,抱了一会儿,刘森双手抄着李雅腋下,轻松把她放下墙头,然后把墙上的两个提包放下去,这是李雅的全部家当,她小酒馆辞了,来海边给刘森做饭,刘森许诺给她开一千块钱,其实她并不在乎这一千块钱,她觉得刘森人好,能跟他搞对象最美了,虽然对他的来历一点不了解。李雅把自己情况一条不落地交代,可刘森似乎不领这个情,自己的事只字不提。 有一次她套他话。 “你媳妇长啥样啊?” “我媳妇多了,你问哪个?” “都给我讲讲,反正我也——”她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她内心确实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他。 “有啥可讲的。” 不说也罢,她挺怕从他嘴里听到他已经结了婚。 李雅找个机会单独问锅底子。 “森哥老家是哪儿的?” 锅底子掉头离去。 “雅姐你可拉倒吧,别说我不知道,知道我也不敢说呀,森哥不得削死我呀?问都不能问,他是真发火啊,金浩都不惹他,我敢?” 金浩是他们的东家,原蟹子湾村村长的儿子,他一般不来这里,来了就欺负人,锅底子最怕他,躲得远远的, 刘森的前两任都是让他欺负跑的,不过他对刘森始终客气。 晚上李雅搂紧刘森。刘森的身体像个小火炉。 “森,咱俩永远相依为命吧。” “我不可能总这个穷样子,年底结完账,有了本钱,准备往南方走,自己做点生意,给人打工不能长远,得自己干。” “带上我!带上我吧!我不会做生意,不会可以学,我学东西可快了。” “你真想去?” “想,你到哪儿我到哪儿,你跳火坑我不眨眼跟着。” “我可不跳火坑,我要奔向幸福生活。” “那我帮你幸福。”她说。 傍晚,刘森和锅底子下完蟹子笼回来,正准备吃饭, 海面上发现一条长龙,两条拖轮拖着一串水泥桥墩子出港。 “快,回去!” 刘森招呼锅底子上船。 经过一阵忙活,抢在长龙经过之前,他俩把蟹子笼系到船上,一趟一趟,全部拖到了安全水域,今天背到极点, 马上要往回返了,锅底子脚一歪掉到了海里,一条腿被蟹笼上的铁钩挂住,爬不上来。 因为走得急,脱下的皮衣裤没来得及重新穿上,锅底子在海里打起了哆嗦。 “森哥救我!” 刘森脱掉外衣,拿着水手刀下到海里,一次一次地下潜,切割缠住锅底子脚脖子的尼龙绳,终于把锅底子拖上来,他自己却冻透了,回来后发起了烧,半夜加剧,第二天早上好了一点,邻居两对夫妻过来看他,拿了各种药。 锅底子哼哼唧唧:“呜——森哥,你这都是为了我呀!” 刘森说:“瞧你这点出息,一会儿去收蟹子,自己能行不?” “没问题,森哥,我再笨也跟着你干了快一年了。再说也不会总一个人,那我可受不了。” 刘森躺了一周,状况一天比一天好,不过还是不能出海。李雅提出替他上船,因为锅底子抱怨他一个人干不了,关键每次回来没有多少收获,刘森一急之下,病又重了。 “还是抬你去医院吧!”李雅说。 “再躺两天差不多了。”刘森坚决不同意去医院。 “我上船帮帮锅底子吧,他连个份子都拿不回来,这怎么能行呢。我不晕船,忘了上次跟你出海了?我学什么可快了!再说我会游泳,船翻了也淹不死,这你不用担心。” 第一次出海,李雅满载而归,船一靠上岸,她先进屋看望刘森,回头再跟锅底子一块儿卸货。 刘森把干活窍门、安全事项,以及什么时候该提醒锅底子注意什么,统统教给她。 有一天晚上,刘森叫醒李雅,把金浩到年底该给他的工资数目告诉了她。 “我离过婚,儿子我妈给养着呢,包里有地址电话,等东家结了钱,你第一时间寄给我妈。” “放心吧,森,你放心养病,任何事情都交我来办。” “在家的时候,我拼命想混得好一点,混出个人模狗样儿,也许命里没有?遇到坎儿太多了,我这个人又受不了屈儿。我受不了屈儿。” “人哪能不受屈儿呢?我什么屈儿都能受。” “我能吃苦,不能受屈儿,在家摊上了事儿我就出来了,捞海挣点本钱,谁知这样!李雅,除了家里人,我担心的只有你了,担心你受屈儿。以后你受屈儿就想想我生气的样子,我会气死气死了。” 李雅激动得浑身发抖。 “森,别想那么多,睡吧,我们会越来越好的,我们才刚开个头呢。” 白天干活太累了,李雅疲劳过度,眼皮直打架。 “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呀?魂儿从后脑勺往外飘。李雅, 我恨啊,我不甘。” 李雅迷迷糊糊中睡着了,这是她听到刘森的最后几句话。 ★ “当代文学的硬骨头”谈波全新小说集,一出东北市井黑色幽默,一场冷硬柔情文学摇滚。书写诚实火热的人与生活,白话汉语写作的功力之作。——谈波是藏在工厂里的文学隐士,远文坛、近市井,隐入日常生活,又以发自肺腑的情感,将其倾注笔端,写活了市井众生。他被称为“当代文学的硬骨头”,小说被读者评价为“每个字都是从熔炉里炼出来的”“又野又硬”“平淡凶狠”。他对文学有着极致纯粹的追求,用多篇技艺精湛、风格冷硬、极耐品味的短篇力作,建构了一个独树一帜、极具质感的小说世界,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接通市井生活,更朴素有力的强劲声音。 ★ “就是碰,就是磕。”市井凡人的尊严与信念,于无声处启动命运的机关。——十二篇精心打磨的中短篇小说,用木刻般的笔触铸刻一个个极度真实、令人难忘的东北“炮子和彪子”:长春炮子小礼、大连彪子杨明、不受屈儿的森哥、球迷大张、达明木匠、刘工、彪闺女铃子、鼓王白、保尔……强悍又纯粹的精神质地,生命激荡处的动人时刻,他们生猛亦柔情,粗犷外壳包着的是一颗简单的心。“谈波在日常生活和普通人身上挖掘出遗风流披,那种理当如此的真实、阔大和狂放,不免让人惊叹。” ★ 韩东、双雪涛、班宇、郑执、赵志明、魏思孝、郑在欢、导演耿军、“二手玫瑰”梁龙、“惘闻”谢玉岗诚挚推荐,众多小说家、小说读者激赏不已。——谈波以极致追求彰显短篇小说文体的自由与迷人魅力、高度与难度。“完全是经典式的,各个指标上都无可挑剔”(韩东),“中文在谈波这里活了一次”(二赫)。他的叙事语言“没有一个字是废话,稳稳地扎下去”(班宇),“就像贵金属,压秤”(双雪涛),是“当代文学的硬骨头”“作家中的作家”(魏思孝),是“一个纯粹的小说家”(秦巴子)。他“能用三分钟讲三千里故事”(郑在欢),是短篇写作“不世出的高手”(张敦),他的对话如“下刀子、放黑枪,狙击子弹的准确”(滋啦哇啦哈哈哈)。他的故事“总是真切、炙热又悲凉”(谢玉岗),“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缠绵与憨态”(老晃)。阅读谈波的作品,有的人“发愣得像个彪子,原本熟悉的身影变了味道”(梁龙),有的人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耿军),也有的人“这一刻心软了,下一秒心又硬起来”(赵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