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眸(毛泽东与中国经济)

历史的回眸(毛泽东与中国经济)
作者: 邸延生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48.8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历史的回眸(毛泽东与中国经济)
ISBN: 9787501190102

作者简介

邸延生,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1948年4月生于延安,1969年加入空军高炮部队,1970年执行援外任务,7次受部队通令嘉奖。1973年调武汉空军从事文艺创作,剧作《鹰击长空》荣获大军区一等奖。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宣传干部、记者和编辑等职。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诗词和文章400余篇。主要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风雨人生》、诗词集《岁月回眸》、小说《父与子》、纪实文学《橄榄枝与黄玫瑰》等。 近年来先后撰写了“邸延生伟人系列丛书”之《历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泽东》和《历史的真言——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许多章节被多家报刊、电台连载或连播。

内容简介

六、战火中不忘发展处困境认真调研 考虑到苏区土地革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毛泽东 在寻乌调查的基础上,于 1931年2月2日,写成了著名的《寻乌调查》报告,为 共产党进一步制定更加完善、 更加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土地革命政策,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 2月27日,毛泽东还就“地权问题”给江西省苏 维埃政府写了一封题为《民 权革命中的土地私有制》的信,圆满地解决了自共产 党的“八七”会议以来各苏 区民主政府一直没有正确解决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5月16日至31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 采取集中兵力、先打弱敌、 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 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 7月间,一直在上海负责为共产党秘密筹集活动 经费的毛泽民由上海辗转来 到了中央苏区,这使毛泽东欣喜不已;通过彻夜交谈 ,毛泽东很信服他的二弟对 经济工作的管理才能,即委派毛泽民负责即将召开的 第一次苏维埃共和国代表大 会的筹备工作。同时叮嘱毛泽民说:“你来得正好! 中央苏区的人没有几个真正 懂得怎样搞经济工作,你要认真地负起责任来,大胆 地挑起这副重担!” 9月7日至15日,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率领红军主力 部队迅速出击,连续取得 老营盘、高兴圩和方石岭战斗的胜利,胜利地结束了 敌人重兵进犯的第三次“围剿”。 根据地的民众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欢庆胜利,人们 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这时, 毛泽东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用兵如神的高大 形象…… 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 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选举毛泽东为执委会主席。中执委下设人民委员会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行政机 关,毛泽东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暨中央工农民主政 府主席。 从这时候起,称毛泽东为“毛主席”的人就更多 、也更普遍了。 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中,中央临时政府决定,由毛 泽民负责筹建中华苏维埃国 家银行,同时负责起中华苏维埃政府对内对外全部的 经济工作。 1932年3月下旬,第一个属于中国工农民众的国 家银行在瑞金成立,毛泽民 出任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 毛泽民当了国家银行的行长,毛泽东特意叮嘱说 :“润莲03,你要当好我们 苏区百万军民的家呀!柴米油盐酱醋茶,枪炮弹药锤 标叉,担子不轻哩!” “是呀,所以心里着急……”毛泽民有些担忧。 毛泽东提出了意见:“创业总是艰难的,但必须 发挥苏维埃国家银行的作用, 认真为民众服务;统一财政,统一货币,搞好银行内 部的各种财会制度,既要设 法改善苏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又要筹款支援前线。” 毛泽民听了,心中豁然开朗:“对呀!应该按照 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量 数目的纸币,吸收群众的存款,筹款给有利的事业, 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的金 融……” 毛泽东高兴地说:“你尽心去干吧!” 很快,毛泽东以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向各级财政 部门发出了“统一财政,筹 款支援前线”的指示。 毛泽民上任伊始,首先建立起了国家金库,草拟了 国家金库条例,同时制定 了金库制度,使金库管理合理化。 这时,共产党中央内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们剥 夺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指 挥权, “建议”他离开红军队伍到长汀老古井休养 所去休养。 面对这一切,再加上生活条件的艰苦和长期战争环 境的折磨,年近39岁的毛 泽东竟真的一病不起…… 在遭受打击、排斥的日子里,毛泽东一方面养病, 一方面到附近的村庄和农 民一起劳动,同时进行社会调查,征求农民群众对苏 区中央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 意见。 直到8月上旬,苏区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提议, 重新任命毛泽东为红一方面 军的总政治委员,毛泽东重新回到了红军队伍。 10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在宁都召开,中 心议题是确定第四次反“围 剿”的军事方针。在党内把握着领导大权的“左”倾 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进行了 极其严厉地指责和批评,毛泽东据理力争,但却招致 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号召 广大党员对毛泽东展开“及时和无情的打击”;会议 在“左”倾机会主义者的把 持下,完全否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再一次排挤了 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 10月12日,中央军委发布通令,毛泽东在红一方 面军所担任的总政治委员 一职由别人代理。至此,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 职务全部被撤销,只保留了 中央政府主席一个职务。 会后,毛泽东带着郁闷的心情,告别了朱德和周 恩来,回到后方,在闽西汀 州的福音医院继续养病。 1933年1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共产 党内的影响,使共产党丧失 了组织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客观上为蒋介 石稳定时局造成了有利条件; 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更加疯狂地向革命力量发起 了进攻,致使抗日民主运动 遭到很大挫折。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组织几乎全 部遭到敌人的破坏,中共临 时中央被迫由上海迁到中央根据地瑞金,同苏区中央 局合并,改称中共中央局。 自从中共中央局在瑞金正式开展工作后,王明的 “左”倾错误路线开始在中 央根据地全面贯彻。毛泽东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王 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执行 者们把党内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毛泽东。 毛泽东的住地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高朋满座了,登 门的人日渐稀少。为了不牵 连别人,毛泽东也不再和同志们多说话,除了妻子贺 子珍,他平常就与二弟毛泽 民和钱希钧夫妇、三弟毛泽覃和贺怡夫妇见见面。 在这段日子里,毛泽民经常向大哥谈论他所了解 到的各方面情况,商讨财政 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向大哥讨个主意。这时,毛泽民 仍然担任着中央苏区国家银 行的行长,不仅是中央苏区卓越的经济领导人之一, 而且是苏区军民一致公认的 共产党内的第一位金融家和实干家。在他的组织与筹 划下,中央苏区的财政积累 已达数百万元,还有大量的布匹、食盐、粮食和衣物 等等,并且发行了印有“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字样的纸币、银圆和铜板 ,同时发行了经济建设公债, 极大地稳定和促进了中央苏区的经济发展,有力地支 持着红军的对敌战斗。 毛泽民所做的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在毛泽东的全 力支持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3月21日,红一方面军由于有前一时期毛泽东军 事思想的深刻影响和朱德、 周恩来等人的具体指挥,取得了草台岗大捷,基本上 打破了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 四次“围剿”。 然而,红军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使王明的“左” 倾路线推行者们冷静下来, 仍是错误地把斗争矛头集中指向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正确路线和勇于坚持真理的 革命同志。一时间,红色恐怖几乎笼罩了整个中央苏 区…… 在巨大的精神打击和残酷的人身攻击下,毛泽东 没有屈服于“左”倾错误路 线的推行者和执行者们,而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斗争, 同时鼓励毛泽民抛弃一切干 扰、排除一切障碍、集中精力搞好中央苏区的经济建 设。 4月下旬的一天,毛泽民突然收到第九区的一份 报告,说是在毛泽覃曾经工 作过的地方——泰和县的小龙一带发现了钨矿! 发现了钨矿几乎就等于发现了黄金!毛泽民将这 样的一则消息迅速告诉了毛 泽东,毛泽东当即督促毛泽民:为了中央苏区的经济 发展,立即开采泰和小龙 钨矿1 5月初,病情略有好转的毛泽东不顾贺子珍的劝 阻,徒步来到瑞金所属的武 阳区,对该地的春耕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5月20日,毛泽东在武阳区主持召开了江西、福 建两省八县农业生产代表大 会和武阳区春耕生产赠旗大会,并在会上作了查田等 问题的报告。会议有力地推 动了整个中央苏区的大生产运动。 这时,毛泽东得知他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早已不 在人世的噩耗,这使他原本 郁闷的心情犹如雪上加霜,悲愤而痛苦。 6月1日,中共临时中央命令中央政府发出了《关 于查田运动的训令》,错 误地认为苏区的土地革命执行了一条“不正确的路线 ”,又一次不点名地批判了 毛泽东曾经提出过的“抽多补少”、和“抽肥补瘦” 的土地革命政策。文件强调这 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要检举出每一个“隐藏着的 地主”与“分得好田的富农”。 查田风声一起,立刻引起了群众的一片恐慌,以 为是再分田,或者是没收已 经分得的土地以后再重新分配土地;毛泽东不得不花 费极大的精力和耐心,深入 到群众当中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告诉人们说查田运 动主要是查阶级、不是按人 均占有土地亩数的多少进行查田,是查地主、查少数 人,不会挨门逐户地去查。 经过毛泽东这样反复地解释,群众中的思想顾虑 才渐渐地被打消了……P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