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家精要

玄奘/大家精要
作者: 傅新毅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40
折扣购买: 玄奘/大家精要
ISBN: 9787561391204

作者简介

傅新毅,1970年生,浙江桐乡人。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兼任《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委会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专著有《玄奘评传》,合著五部,并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约三十篇。

内容简介

玄奘八岁时,父亲为其讲授《孝经》。《孝经》 起首的《开宗明义章》说,有一次孔子闲居,弟子曾 子侍坐于旁,孔子问:“先王有至德要道,用以顺天 下人心,使上下和睦无怨,你知道吗?”曾子按照礼 节立即站起来,回答说:“我这人不敏达,又哪里能 知道呢?”于是孔子就为他讲了孝之大义。当父亲讲 到这里时,玄奘忽然整衣而起,父亲很吃惊,问其缘 故,玄奘回答说:“老师发问,曾子就马上站起来回 答,而如今我*父亲教诲,又怎能安然坐着不动呢? ”父亲听了惊喜不已。以为将来必成大器。从此玄奘 *潜心苦读先圣典籍,致力修学圣贤之行,不和别的 孩子一起嬉戏,不去喧闹场所玩耍,就是街上钟鼓之 声震天,坊间举行各种演出,男女云集、热闹非凡之 时,他也心无旁骛,不为所动。 不过玄奘接*儒家教育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大约 五岁时.玄奘的母亲宋氏就病故了。大约十岁时,父 亲也弃世而去。遭此父母双亡的重大变故,玄奘无以 为生,只能随早年出家的二兄长捷法师暂住洛阳净土 寺,成了一名少年行者,从此开始接触到了佛教的经 典。 崭露头角 玄奘十三岁(一说十一岁)时,朝廷派大理寺卿郑 善果到洛阳度僧二十七人。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对出家僧尼尚未形成 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随着佛教势力的发展, 这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旦出家, 即免除一切徭役、兵役和赋税,进而还可以占有大量 王公贵族捐赠的土地,成为不事生产却又拥有雄厚经 济实力的僧侣地主。有此逃避赋役乃至快速致富的法 门,人们自然是趋之若鹜了。这样一来,佛教僧团不 仅势力*渐庞大,而且内部又龙蛇混杂、良莠不齐, 这都对世俗政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为有效地管 理佛教僧团、控制佛教势力的发展,自后秦、北魏起 ,**开始建立僧官制度,对僧籍予以统一管理。举 措之一就是出家有一定的名额限制,要经过**的考 核甄选并列入僧籍,也就是取得正式户口,此即所谓 官度,凡发现有私度即私自出家而无僧籍者,则要移 交官府。虽然偶有皇帝特诏的临时政策(如隋文帝杨 坚在位时,就曾数次下诏,凡愿出家者皆任听出家) ,官度作为常制一直沿用了下来。 郑善果(?~629),其人正史有传,曾仕隋、唐 二朝,以为官清廉、执政严明、政绩卓著知名于时。 此次他来洛阳,是定期的常规性度僧。这回度僧竞争 激烈,**的候选人有一百多,名额却只有二十七人 ,结果玄奘因年龄太小未能入选。善于鉴识人才的郑 善果在官衙门口发现了落选的小玄奘,一下子被这个 相貌堂堂、风骨非凡的孩子吸引住了,经过询问,知 道玄奘想要出家,只是未能入选,就又问他:“你想 出家是为了什么呢?”玄奘回答说:“为了远承如来 的事业,光大佛法!”郑善果对玄奘的志向与器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