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作者: (德)阿图尔·叔本华|译者:木云//林求是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9.90
折扣价: 11.60
折扣购买: 人生的智慧
ISBN: 9787533977092

作者简介

[德]阿图尔·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国哲学巨匠。出生于波兰格但斯克。 父亲是一名富商,性格易怒忧郁,在叔本华17岁时去世;母亲出身贵族,爱好文艺,与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坛名家熟识。 21岁,到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23岁,弃医从文,进入柏林大学学习;31岁,他的旷世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但反响平平。对此,叔本华异常悲伤:“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63岁,他的封笔之作《附录和补遗》出版(《人生的智慧》即取自这部著作),他由此声名鹊起。 依靠父亲的遗产,叔本华一生过着隐遁的生活。 1809年初,21岁的叔本华对歌剧女演员卡洛琳娜·雅格曼一见钟情,然而他的女神却另有所爱。他情路坎坷,终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条叫“阿特玛”的卷毛狗。 72岁,叔本华因肺炎去世。他临终前说:“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他们将永世不忘的东西。” 叔本华死后,其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尼采是叔本华哲学的继承者,他说:“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

内容简介

学前课 “人生的智慧”是什么? 如何才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在本书中,我将从日常生活来谈“人生的智慧”,也就是如何安排我们的生活,然后享受最大程度的快乐和成功。你也可以说它是“幸福论”,因为它将教我们如何幸福地度过这一生。 如果从完全客观的角度来说(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我们都会认为活着比死去好。可以这样说,我们眷恋生命,是因为生命本身的美好,而不仅仅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应该都不希望看到生命结束。 至于人类的生活是否与这一生命的概念完全契合,众所周知,我的哲学体系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然而,根据“幸福论”的假设,这个问题却必须要从肯定的角度来阐述。我已在我主要著作的第二卷第四十九章指出,这个假设的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阐述“幸福的人生”这个主题时,我不得不向我自己的哲学体系导向的更高的道德观妥协。我即将要说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折中。基于此,我表述的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观点,其中便包含了这些观点本身的错误。所以,这些见解具有的价值相对有限,因为“幸福论”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并且,我也不敢说自己的论述是完整的,部分原因是这个主题无法穷尽,部分原因是我不想重复别人已经表达过的观点。 我记得卡尔达诺写过一本《化弊为利》,很值得一读,它是唯一一本与这本箴言书的写作目的类似的书,可作为本书的补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第一册第五章里也做了小部分关于“幸福论”的论述,但内容并不详尽。鉴于编辑(别人的观点)并非我的工作,而且在编辑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个人观点的偏离,而个人的观点却往往是这类著作的核心,所以我没有利用前辈们的著作。 实际上,不同时代的智者说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可惜在所有时代,愚者总是占了压倒性的大多数,总是以他们的方式一意孤行,总是和智者们的教诲唱反调—这种情形只会周而复始地持续下去。恰如伏尔泰所言:“来来去去,世间永远愚蠢又邪恶。” 想要幸福,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终极真相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幸福的来源分为三类—身外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现在我们只保留他的三分法,我认为,人类命运的根本差别取决于以下三项不同的内容: 第一,人是什么,可以用“个性”一词来概括,广义上的“个性”包括了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智力和教养。 第二,人有什么,即外在财产和一切占有物。 第三,人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即人向外界呈现出来的样子,也就是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他人的看法则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形成的。 我与他人为什么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由大自然决定的。由此不难推断,财富或是他人的眼光只是影响了人们对生活的规划和安排而已,“人是什么”对人类幸福或不幸的影响才是最关键的。 一个人身上真正的优点—如伟大的头脑或者伟大的心灵—和那些特权等级或高贵的出身带来的优势一对比,就像是现实中的国王和舞台上扮演的假国王一般,二者有着云泥之别。伊壁鸠鲁最早的门徒迈特罗多鲁斯也说过同样的话,他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得于我们自身的幸福,要比我们从外界获取的更伟大》。 幸福的首要因素,甚至,一个人此生存在的主要意义,是由他的内在机制决定的,这是既定事实。内在机制是一个人内心是否感到满足的直接根源;一个人内心满足与否,取决于他的情感、欲望和思想的共同作用,外在环境只对人起到了间接调节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相同的外在环境或外部事件,对两个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即便是在无限相似的外部条件下,每个人都还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通常容易只着眼于自身,最能直接理解的是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志,外部世界只有在与个人的生活产生关联时才会对他产生影响。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并塑造世界,世界由此为不同的人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可能对这个人来说,世界是空洞乏味、流于琐碎的;但对另一个人而言,它却极有可能是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 每当人们听到某个人谈论他经历的趣事时,许多人都会首先希望同样的趣事也能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但这其实只是别人有本领把一件事表达得活灵活现而已。智者眼中的一场饶有趣味的冒险,对于一个感受力贫弱的普通人而言,则可能只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平凡琐事。举个例子,歌德和拜伦根据现实事件创作出了美妙的诗歌,愚蠢的读者可能会嫉妒,有那么多让人欣喜的事情发生在诗人身上,却忘了诗人才华横溢,能化腐朽为神奇,这才是值得羡慕的。 同样地,气质忧郁的人觉得是场悲剧的事情,到了乐观开朗的人那里,说不定就只被当作一次颇具戏剧性的冲突,而对于冷漠的灵魂来说,它则可能什么意义都没有。要意识到,理解每一次事件,必须结合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它们就像水里的氧元素和氢元素那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样的经历,即便是在客观或外部因素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主观的个人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让迟钝的人来欣赏世上最美好的所在,他也只能看到一幅乏味的现实图景,觉得十分枯燥—恰如一处美好的景致遇上了阴暗的天气,或是透过一个坏了的相机镜头去看,总之是白白辜负了美景。简单来说,每个人都被禁锢在他自己的意识局限之中,无法跳脱出来,而且外援对他的帮助也不大。 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在舞台上,有人扮演王子,有人扮演大臣,有人扮演仆人、士兵或是将军,这些都只是外在身份的差异,所有这些人物的内核是一样的—不过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焦虑。生活中也是一样。虽然社会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决定了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这绝不意味着内在的幸福和满足会因此有所不同。身为区区凡人,谁都有烦恼,在痛苦面前,人人平等。尽管烦恼的原因各不相同,呈现的形式或需要承受的强度有所分别,但烦恼的本质是一样的,与一个人在生活中必须扮演的角色并无太大关联。存在或发生的一切都只出于我们自己的意识,对一个人来说,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意识的结构,这比形成意识内容的外部环境重要得多。想想塞万提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牢房里就能写出伟大的《堂吉诃德》,那想象力多么惊人!再看看一个迟钝、愚昧的人眼中所谓的“世上所有的荣耀与喜悦”,是多么可怜又可笑!现实生活中客观条件的部分由命运决定,情况不同,形式也不同;主观的部分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变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带着个性的烙印,不论他的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个性。比如动物,无论它置身于何处,都无法摆脱大自然早已为它设定好的狭窄范围。如果我们想逗宠物开心,那么就要在宠物能感知到的范围内,遵循它的天性宠爱它。 人也一样。个性决定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获得什么样的幸福。精神的力量尤其能帮助人们领略更高层次的幸福快乐。如果自身精神力量不够强大,那么即便是在亲朋好友或是财富这些外界力量的帮助下,能获得的快乐也相当有限。他只能获得夹杂着动物性的、流于世俗的快乐—比如感官上的乐趣、低级粗俗的消遣,能感受到的最大乐趣充其量也不过是平庸的家庭生活而已;就连最能开拓人类视野的教育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不幸福只是因为你“感觉不幸福” 我们年轻时几乎意识不到的一点是,最高级、最丰富且最持久的乐趣来源于思想,思想力量的强弱决定了乐趣的大小。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个性;财富或命运通常只意味着我们有什么,或是别人以为我们有什么。我们如果真的内心富足,就不会过于期待改变命运;就好像一个傻瓜永远只是一个傻瓜,即便到了人生的弥留之际,即便那时他身处天堂,他也依然只是一个无聊的傻瓜而已。 这也是为何歌德在他的《西东合集》中告诉大家,只有个性才是人生幸福的要素:“普罗大众,无论贵贱,唯个性是福。”而诸如“饿了就觉得什么都好吃”“当你老了,年轻时的激情将不复存在”一类的谚语,或是耳熟能详的那些天才、圣人的生活,也都在告诉我们,人生是否幸福主要还是由主观意识来判断,主观因素比客观条件重要得多。 ◆ 《人生的智慧》是哲学名家叔本华晚年心血之作,正是这本通俗易懂、透彻实用的小书,使叔本华成为世界闻名的哲学家。 ◆ 本书娓娓道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获得幸福,逐层讲透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法则。 ◆ 作家榜版《人生的智慧》6大硬核入手理由—— 1.经典译本,经久不衰:此译本译文生动流畅,各版本总印量突破30万册,读者好评如潮。 2.全新注释,扫除疑难:保留底本注释,新增人名、典故注释,方便读者无障碍阅读。 3.重点标注,一目了然:划分章节新增标题,重点金句加粗标注,全书精髓一目了然; 4.名家导读,讲透精髓:暨南大学博导费勇撰写导读,讲述叔本华的传奇人生和哲学脉络。 5.全新年表,开拓视野:特别新增叔本华图文年表,带您快速了解叔本华生平故事。 6.全新赠品,惊喜珍藏:现在下单,就送作家榜藏书票1张。 读经典名著,认准作家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