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改掉自身惰性原来如此简单)/心理励志文丛

拖延心理学(改掉自身惰性原来如此简单)/心理励志文丛
作者: 编者:马男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拖延心理学(改掉自身惰性原来如此简单)/心理励志文丛
ISBN: 978751266596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什么是拖延 早在16世纪,英文中就出现了“拖延”一词,从英文 字面的意思理解,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迟”,而是一 种并不符合理性的推迟行为。 现在的拖延行为研究人员将“拖延”解释为:故意推 迟展开某项工作或者结束某项工作的时间,并随之产生一 些**情绪。 这个概念看起来简单明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区分拖 延和推迟时,我们仍然不免感到困惑。根据研究人员给出 的定义,我们知道推迟者对拖延带来糟糕的后果已有预感 ,但是还是不愿意积极行动。如果有人积极行动,但是在 规定的时间内仍然没有完成工作。那么我们认为这并不能 算是拖延,他只是推迟了交工的*期。就算他为此也同样 产生**情绪,这样看起来,他的行为跟拖延就*为相似 了,可是我们仍然不能认为这就是拖延。 拖延与时间有很大的关联,而推迟也不例外,可是二 者仍然不可以相提并论。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举几个 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现在手头正在忙碌的工作,并不是你该做的事 ,而你本该做的工作被你抛在了一边,这种逃避当前任务 的行为,就是拖延。比如你晚饭后,本该洗碗,可是你却 被电视节目吸引了,这种消极的行为,就是拖延的表现。 因为没有干净的碗筷,导致下次做饭时没有足够的餐具, 如果第二天依然没有洗碗,估计有些残羹冷炙已经开始发 霉了。你明知道这样拖延会带来不大不小的烦恼,可是还 是一拖再拖。 如果突然发生了紧急事件,你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 ,去处理突发的紧急情况,那并不等于是拖延。如果你正 在后院修剪花*的时候,发现马路对面的垃圾箱着了火, 于是你不得放下园艺。跑去灭火,之后你又回来继续整理 花*,那么你当下的任务仅仅是被推迟了而已。有些事也 并非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那么这样的事情如果导致你推 迟了行动,也不算是拖延。譬如,你答应同事帮她审阅文 件,而你恰恰第二天感冒发烧了,你不得不推迟这件事情 ,当然不能被划为拖延一列,而你的同事必然也会对你表 示理解。 我们把拖延和推迟做了对比,为的是*清楚地认识拖 延行为。也就是说拖延是一种非理性的、自愿的推迟行动 的行为,拖延是一种没有理由的延缓,是消极的。而推迟 则不然,它有很积极的一面,而且是被动、理性的。 我们在生活中的同一时间,并不是只面对一件事情, 工作也是一样。有时候,你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任务清单 ,而先做哪件事是靠你自己来排序的,因此造成拖延的并 不是推迟的行为,而是你自己的选择。当你不愿意选择本 该做的事情,而选择做其他事情时,就造成了对当下任务 的拖延。如果想完成任务,推迟或者拖延都不是上策。如 果不洗衣服,那就没有干净的衣服穿;如果不按期还款, 银行就会降低你的信用。虽然拖延者明明知道拖延会带来 这样的后果,然而他们仍然选择了不洗衣服和推迟还款, 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自愿拖延之后产生的焦虑情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