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中国文学访谈录)

一见(中国文学访谈录)
作者: 王逸人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一见(中国文学访谈录)
ISBN: 978750574544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王逸人 陈忠实老师,您好,刚读过了您出版的新作 散文集《接通地脉》,很荣幸能在这本书出版后的第一时 间和您进行一番对话。时间过得真快,上次对您作品的集 中阅读是《白鹿原》,就是人民文学1993年的第一版,我 是1994年读到的。那时我还在上学,读了第一章就放不下 了,上课的时候也看。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班上有个男同 学看到后为了显示他已经读过此书,特意在课间跑来我身 边背出了《白鹿原》的第一句话——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 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没想到转眼间十八年就过去 了,但我想这时间也检验了《白鹿原》,它已成为一座文 学高峰,我个人觉得当代作家里在写家族变迁且具有史诗 况味的长篇小说方面,迄今还没有能超过它的。现在当您 回看它时,您有何种深切的感受? 陈忠实 现在回望《白鹿原》我的心情早已平静,我 在五十岁以前通过那本书写出了在那个时代里对中国20世 纪前五十年历史的理解,同时我也很庆幸在自己精力最充 沛,思维也比较活跃的年龄段写出了我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 王逸人 《接通地脉》里面有多篇关于《白鹿原》的 创作散谈,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我是挑着先把这部 分都读了,从中我才知道,写《白鹿原》也是您第一次操 作长篇,那么庞大的一个工程,说实话您心里虚不虚? 陈忠实 《白鹿原》的确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 写之前还是有一些担心的,其中最担心的是小说的结构。 《白鹿原》的准备工作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应该说我汇集 到的素材还是比较充分的,在这一点上我心里是比较踏实 的。在动笔之前我已经给自己规定好小说里要使用叙述语 言而不是白描语言,所以我还特意在前面写了几个中短篇 的小说,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最不让我踏实的 就是前面提到的结构,不踏实的原因是长篇小说的结构我 的确没有经验,第二点是因为这个小说的时间跨度长,人 物也比较多,事件上也是一个套着一个,这样的话结构起 来难度就比较大。我的一个朋友在西北大学是搞文学理论 研究的教授,他曾提醒过我一句,长篇小说是一个结构的 艺术,当然他所说的是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他说长篇小 说如果结构不好,那就像剔了骨头的肉一样,提起来是一 串子,放下去是一摊子。这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我的担心也正是这个。但如何解决结构呢,没有任何人 能给你提供现成的答案,于是我潜心读了一些在20世纪80 年代反响比较好的长篇小说,比如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张炜的《古船》等,翻译小说里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 孤独》等等。看完了我发现,好的长篇小说就结构讲任何 一部和其他的都没有雷同,这个发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你的长篇小说必须根据你的艺术理想和需要来结构。得到 这个启示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要写的东西,结构的问题也 就慢慢地解决了,现在来看我不能说它完成得有多好,但 起码没像我的那个教授朋友所说的那样——提起来是一串 子,放下去是一摊子——立不住。 王逸人 台湾有个我很佩服的青年导演叫魏德圣,克 服了很多困难拍出了《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