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和她的房子

外婆和她的房子
作者: 商楚苘|责编:马晓俊|口述:吴根妹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36
折扣购买: 外婆和她的房子
ISBN: 9787547319116

作者简介

编者:沈奕菲,新世相、B站合作,上过综艺,咖位不低的。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撰写者:商楚苘,沈奕菲女儿,女,2004 年 1 月出生于上海。曾获校三好学生,在《少年日报》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微影评征文中获二等奖,2021 国际经济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决赛个人银奖团队金奖,2021 AMC12 全球前 5%。 口述者:吴根妹,女,1952 年 12 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北厍镇玩字村,结婚后生活在吴江芦墟镇。做过农民、灯泡厂工人、制罐厂检验员、房管所勤杂工、大学宿舍楼管理员。

内容简介

前记 外婆出生时居住的老宅 曾经是一幢气派的房子。它 有朝南七间主屋,东西各两 个正房间,中间敞着一个大 厢房,有六扇落地门。厢房 主要用来办家族婚丧喜事, 是举办中国传统仪式的地方 ,和如今房子里厅的功能相 似。老宅厢房的两边还各有 三间横屋,横屋与主屋共同 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内部是 一片开阔的砖场,砖场沿路 的地方立着一个高大雄伟的 墙门。老宅的侧边还有间船 房,里头停泊着的小舟。 可是,在外婆出生的时 候,老宅便只剩下东边的五 间横屋属于外婆家了,其他 都没有了。如今的老宅更是 显得破旧:一间间屋子里堆 满了杂物。外婆的二姐家曾 把老宅改造成皮鞋厂的主要 工作间,后来又废弃了。如 今,太外婆、太外公的墓边 依然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皮鞋 生产机器,四周杂草丛生。 外婆从出生起,一直在 这间老宅居住,直到6岁。 然后,她离开玩字村到镇上 上学。小学毕业后,她又回 到了玩字村。一直到1975 年结婚,外婆重新回到镇上 。在这间老宅中,外婆前后 一共生活了16年。 每次回到老家,外婆总 会驻足凝望离墓碑最近的那 间小破房,瓦片稀疏,墙壁 斑驳。路很短,一望就能望 到尽头。深褐色的木头积起 透风的墙,肆意生长的绿草 贴着砖头的缝隙蔓延。颜色 冗杂,模糊了破败的房,让 人看不透它的过去。 外婆说,她小时候家里 就一直在补房子、修房子。 那时候,夏天为了乘凉,会 种南瓜。南瓜藤爬满了一堵 墙又会向外生出枝节来。枝 节上的南瓜藤叶子便遮挡着 周晓虹教授曾经对于口述史与生命历程的讨论,有过一个最恰如其分的开篇,那就是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写下的那句妇孺皆知的名言: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当宏大的历史车轮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中驶过的时候,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辙印,并由此埋下他或她未来人生走向的草蛇灰线。本书中,外婆的过往,不仅是她自己跳出原生家庭、改变自身的种种努力,也能看到隐藏条线,即外婆的女儿沈奕斐教授的奋斗,更是外孙女有有的人生序章。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适合所有人来阅读的,特别是00后、90后的年轻人去读这本书。因为对于00后、90后来讲,通过个人的生命史去了解中国的过去,不仅能看到发展,更能看到发展背后的不容易,看到发展背后那些普通人的努力,能更好地珍惜现在。这本书同样也适合80后、70后群体,因为外婆非常平衡地经营好了一个家,她对女儿的教育是特别有效的,书里面也讲到了她如何陪伴、如何鼓励、如何批评女儿。我们能从母亲身上学到家庭教育的真谛。而对于跟外婆的同龄人来说,可能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因为那就是他们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人生,那是他们无论美好与否都不愿忘却的经历。 希望这本书能给你治愈的力量、幸福的希望和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