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精)

昆虫记(精)
作者: 图说天下珍藏版编委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昆虫记(精)
ISBN: 978754631051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夏天,在*丛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美丽的 小昆虫,那就是蟋蟀。它们像蝉一样,被人们熟知。 而且,它们比蝉还要出名。如果单单因为蟋蟀会唱歌 ,还不足以表现它们的才能,*被人们称道的是这种 小昆虫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得**棒,不由你不佩服它 们。 在自然界里,大部分的昆虫都是选择一个临时的 避难所来保证自己不被风吹雨打,它们在外出途中如 果看到中意的地方,就在那里暂时居住下来,也不对 居所进行修饰,只要能住就可以了。当它们隐蔽在洞 穴里时,若是碰巧再抓到一两个猎物,它们就会感叹 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可蟋蟀不是这样,它们**与众不同,当它们长 大以后,就会建立自己稳固的小家,而且会为这个小 家付出很多心血。因为有了固定的住所,蟋蟀待在里 面,可以躲避凛冽的寒风,里面温暖而舒适,它们的 *子会过得很惬意,这也充分说明蟋蟀是二种聪明而 有远见的小昆虫。 在选择建巢穴的地点时,蟋蟀从不把那些天然的 隐蔽所当做**,*不会因为偷懒而选择那些现成的 粗糙的洞穴,而是谨慎地选择那些适于排水、阳光充 足而温暖的地方,然后耐心地挖掘,从大厅到卧室, 每个地方都亲力亲为,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 在蟋蟀的住宅前,常会有茂盛的*遮住洞口,这 是小家伙特意挑选的,这样,洞口就会很隐蔽,不容 易被发现。从这个洞口进去,里面大约有九寸深,宽 度像人的手指。隧道根据地势的情况而定,或者弯曲 ,或者垂直。住宅里有起居室,当然也有卧室。只要 蟋蟀有工夫,就会对墙壁进行修整。隧道的*下面就 是卧室,这里比较宽敞,当然修饰得会*细致一些。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住宅,十分干净,也很 干燥,住在里面,的确挺不错的!天气晴朗的*子里 ,蟋蟀走出住宅,晒着太阳,吃点儿青*,再唱唱歌 ,小*子过得很幸福。像兔子一样,蟋蟀从不吃窝边 的*,因为那些*是用来掩护出口的,你说它是不是 很精明? 虽然有了稳定的住宅,可蟋蟀在里面住得很谨慎 ,时刻注意着外面的风吹*动。当你走过去时,不管 你的脚步多么轻,声音多么小,这个小东西都能感觉 到你的到来,它马上警惕地做出反应,随时准备逃往 *安全的地方。当你走到洞前想抓这个小东西时,它 早就逃之夭夭了。 蟋蟀通常把卵产在离地面不到一寸的土里,它把 这些卵一群群地排列起来,大约有五六百个。这些卵 孵化以后,就像一个灰白色的长瓶子,瓶顶上有一个 很整齐的圆孔。卵产下两星期后,前端出现两个大而 圆的黑点,在长瓶的头顶上,有一条环绕着的薄薄的 突起线,壳将来就从这条线上裂开。因为卵是透明的 ,我们可以看到小家伙身上的节。在突起的线的周围 ,壳的牢固性会逐渐减退,卵的一头慢慢分开,这是 被里面的小家伙的头部顶开的。壳升了起来,落到了 一边,像小香水瓶的盖子一样。蟋蟀从“瓶子”里跳 出来。 刚从壳里出来的还不能叫做蟋蟀,*准确的说法 应该是一种包在襁褓里的大蛴螬,穿着紧身衣。脱掉 襁褓后,蟋蟀的全身几乎呈灰白色,它开始与土搏斗 。它用大颚把土叼起来,清扫到一边或是踢到身后去 。很快,它就来到了地面,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 时,它的身体还很柔弱,而且还不如一只跳蚤大。一 天**以后,小蟋蟀变成了黑色,模样与成年的蟋蟀 基本一样,只是在胸部还保留着一圈灰白色。它不时 地用长而经常颤抖的触须试探着周围的一切,还兴奋 地到处蹦来蹦去。 当天气开始寒冷的时候,蟋蟀就动手修建自己的 住宅。它们找到一个有*或叶子遮掩的地方,用前足 挖地,用大颚咬掉比较大的石块,粗壮的后腿踩在地 上,上面长着两排锯齿状的东西。蟋蟀一边清除灰尘 一边把它们弄到后边去,倾斜着铺开。刚开始,蟋蟀 很有力气,干得很快。过了一会儿,它就跑到门口休 息一下。歇够了,蟋蟀又掉头回去,接着干活儿。住 宅的主体建好了,洞口宽两寸多,应付紧急情况是没 有问题了,至于细致的装修活几,可以慢慢做,蟋蟀 并不着急。有空闲的时候,**做点儿,明天做点儿 ,洞的加大和加深随着天气的变化和身体的长大而进 行。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天气晴好,还可以看到 小家伙往洞外扔土。这种修整工作会伴随着蟋蟀的一 生,直到它死了,工作才真正地结束。 到四月末,蟋蟀就用它优美的歌声来告诉我们它 们的到来。刚开始可能是独唱,后来,就演变成了激 昂的大合唱。可能有人会问,蟋蟀是怎样演奏出如此 动听的音乐呢?让我们木看看它们的乐器吧! 其实,蟋蟀的乐器很简单,只是一张简单的弓, 上面有一只钩子和一层振动膜。它的右翼鞘盖着左翼 鞘,差不多全盖住了,除了后面和转折-包在体侧的 一部分。两个翼鞘的构造是**一样的,它们平铺在 蟋蟀的背上,旁边突然斜下成直角,紧裹着身体,上 面长着细脉。你把两个翼鞘中的一个揭开,朝着亮光 仔细地看,会看到翼鞘是淡红色的,除了两个相连的 地方之外,前面是一个大三角形,后面是一个小的椭 圆,上面有模糊的皱纹,这两处地方就是蟋蟀的发声 器。 在前头那一部分的尾部边沿上,有两个弯曲而平 行的脉,在脉线的当中有一个空隙。空隙中有五六条 黑的皱纹,看起来好像梯子的梯级。它们是供摩擦用 的,可以增加弓的接触点的数目,增强振功感。在下 面,围绕空隙的两条脉中的一条成为肋状,且成钩的 样子,这就是弓。 这件乐器真的很精美,上面有一百五十个齿,嵌 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 的两个直接摩擦发出声音,上面的两个是由于摩擦器 械的震动而发声。蟋蟀就是利用这四个发声器把音乐 传到数百码之外,音调听起来还很急促呢! 开始我以为蟋蟀的两个弓都有用,但是经过观察 才知道,几乎所有的蟋蟀都是右翼鞘盖住左翼鞘。我 曾拿很多只蟋蟀来试验,把它们的左翼鞘盖在右翼鞘 上。可是,这些聪明的小家伙总能把自己的翼鞘调整 过来,还是让右面的翼鞘盖住左面的,然后才开始唱 歌,真拿它们没办法. 这些小音乐家还有一个本事,就是可以调节声音 的高低与节奏,这取决于翼鞘被弓压迫的部位,同时 ,还会*到翼鞘位置的影响。假如蟋蟀想发出高一些 的声音,翼鞘便会高高地抬起来,要是想发出低一些 的声音,翼鞘便放低一些,小蟋蟀*作起来很自如。 繁星满天的夏夜,躺在柔软的*地上,听着蟋蟀 优美、动听的歌声,这种感觉真好!P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