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精)/敦煌回忆录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918/14/20200918140110309.jpg)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52
折扣购买: 菩提树下(精)/敦煌回忆录丛书
ISBN: 9787515358833
我的父亲母亲 我年少时从家人口中得 知,我的家族不是土生土长 的四川人,而是从湖北移民 过去的。明末清初,四川遭 张献忠之乱,各州县人民死 伤无数,人口骤减。清政府 下令从湖北、湖南、广西、 广东移民四川,所以十个四 川人,九个说自己是湖广人 ,而且大多是湖北省麻城县 孝感乡人。我猜想孝感乡可 能是个转运站,移民在这里 登记、领点费用,然后出发 。我们家人也说是从孝感乡 移民四川的,据说祖先是渔 民,一边划船,一边打鱼, 一边行走,到了长江上游的 宜宾,落脚停留了几年,然 后沿岷江到了新津县永兴场 ——定居。 1925年,我在四川新津 永兴场家中出生,童年和少 年时光都在新津度过。新津 县是成都平原的富庶地区, 大多数土地都是肥沃的,但 永兴场比较贫困——不是河 坝就是丘陵,乡镇上没有大 地主,都是中小农民。我出 生之前,我家在永兴场孙家 坝楠木林。这个地方叫作楠 木林,是因为生长着很多楠 木。楠木是一种珍贵的树种 ,长得很粗壮。为了防止水 患,人们修了两米多高的土 围子,土围子的出口用石条 砌成石门,洪水起来时就把 门堵上。因为祖上是渔民, 修的房子靠近河流,出门走 几步就到河边了。 祖父留下一院房子,我 家和伯父家各占一半(图1- 1)。楠木林有两处大院子, 都是我们孙家的,此外,这 里也有少数其他姓氏的人家 。孙家院子建于清光绪三十 一年(1905年),是“百年老 屋”,现已列为县级文物单 位——孙家大院(图1-2)。我 们弟兄都出生在老院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