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薛仁明读《论语》

乐以忘忧  薛仁明读《论语》
作者: 薛仁明|责编:李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乐以忘忧 薛仁明读《论语》
ISBN: 978710115375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儒与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6章 如果我能“穿越”回两千五百年前,而且当上了《 论语》一书的总编辑,我愿意把这一章选为《论语》全 书的开篇。 原因之一,是重要的人物全部都登场了。《论语》 的第一号人物,当然是孔子;第二号人物,肯定是颜回 ;至于第三号子路、第四号子贡,这个顺序历朝历代基 本没太多异议。开篇第一章,就先让前三号人物登场, 我觉得比较符合位阶。 原因之二,是除了出场顺序合理之外,这一章还非 常具有代表性,能让我们看到孔子的魅力所在,也能读 到孔门的气象所在。 这一章不是现代概念下的课堂讨论,而是孔门实际 生活的剪影。因为是生活剪影,所以最真实生动。 一开始,“颜渊、季路侍”,颜回跟子路侍奉在孔 子身旁。“侍”,这是以前师徒制的特点,老师在哪里 ,学生就跟在哪里。老师不见得会针对学生特别说些什 么,学生就纯粹只是跟着老师,过过生活,看看老师的 所有应对,看老师处理事情,也包括看老师怎么开开玩 笑、说说反话,甚至还包括如何面对南子那样有争议的 女人。这些,都是学习,都是最大、也最根本的学习。 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有限的且经过筛选 的,未必就是他生命的实相,更不是他生命的全体。所 以,以前的师徒制,一般都是学生陪侍在侧,因为只有 这样才会看到老师的整体生命,这时,老师就不只是“ 经师”,而更是“人师”。所以,“侍”这个字非常重 要。 颜回、子路侍奉一旁,孔子闲来无事,忽然起了兴 头,言道,“盍各言尔志?”你们怎么不说说自己的志 向呢? 事实上,孔子之后,我们就不太容易看到有哪个儒 者会老跟学生提这句话。这是孔子很特殊的一点,他不 时就要问问他的学生:来,说说你们的志向吧!你们将 来想干吗?大家尤其对照一下孟子,个中的氛围与口吻 ,就完全不一样。 大家如果了解孔门弟子的性格,可以确定,这时候 头一个回答的,百分之百是子路,不会是颜渊。 于是,孔子言未落定,可能刚刚那个“志”最后的 下滑音都还没结束,子路就说话了,“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他最大的志向,就是他的 宝马与貂皮大衣,与朋友共享,譬如将现代的一辆顶级 好车借出,最后变成被拖车拖着回来,四个轮子还少了 一个,钣金也凹了一块,可他心里面没有一点点的不爽 ,这叫“敝之而无憾”。 对我们来说,做到这样是有点困难的。一般人在正

> 继广受好评的《孔子随喜》之后,知名作家薛仁明再推简体版《论语》新作,相比台版,《乐以忘忧》新增13篇文章、3万多字 > 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别开生面讲《论语》 > 即便没有传统文化基础,也可以像小说一样读得津津有味 > 畅销书《儿童健康讲记》作者李辛大夫诚意推荐

书籍目录

前 言 1

自 序 3

《论语》怎么读 7

儒与侠 1

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6

修己安人 11

管仲之仁 13

君子儒与小人儒 25

“经”与“权” 34

简易法门有副作用 38

真实世界的反省 43

举重若轻 46

儒与黄老的平衡 50

因材施教 53

动态平衡之道 59

不忮不求 64

阴阳调和 68

孔子的大实话 74

“由之”与“知之”的阴阳关系 83

身边有大师 86

气象大,不必纯粹 89

接地气 95

君不君,故臣不臣 98

由之?知之? 104

风乎舞雩 107

恕 道 115

如得其情 119

兴于诗 132

天地之始 138

为君难,为臣不易 143

读经教育 152

经典的有效性与有限性 157

祭孔典礼 163

己所欲,施于人? 166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72

文明的韧劲 176

民无信不立 181

丧礼与祭祀何以重要 187

死而不亡者寿 193

传香火 195

罕言性与天道 202

一路有风景 206

孔子五十知了什么天命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