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ISBN: 9787533956080
章敬平 著有《拐点》《皇上走了》《向上的痛》《浙江发生了什么》《新闻人的江湖》《南平寓言》《中国的自我探索》《国家与教堂》等。
第一章 凤凰男攀高枝 [一] 一个人,身处困境,久久不能自拔,是不是特别希望 得到高人的提携? 二十二岁那年的欧阳修,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一年夏天,前途未卜、凄凄惶惶的欧阳修,专程跑 到汉阳,拜访名重一时的大学士胥偃,请他看看自己的文 章写得怎么样。 欧阳修前往拜访的这位胥先生,是个领导,当时汉阳 的最高军政长官,小时候就是一个神童,十六年前就中了 进士。 欧阳修希望得到胥先生的提携,费尽心机地给他写了 一封信。 这封信,一开头,引经据典,暗示自己是匹未来的千 里马,正在等待伯乐发现,希望胥领导提携自己,给他这 个家境贫寒的明日之星,一个闪耀星空的机会。 当时的汉阳,在今天的武汉。当时,欧阳修家在随州 ,与汉阳相隔一百多公里的路,换在今天,也就两三个小 时的车程,当年的欧阳同学,乘船沿江南下,要花好几天 时间。 写信,只能表达诚意。欧阳修还准备了三本自选作品 集。光有诚意不行,你还得有实力。实力靠什么证明?诗啊 ,文章啊。 当时的欧阳修,早已没有了儿时的自信,落魄得很。 父亲在欧阳修四岁的时候撒手人寰,靠着叔叔的接济 ,加上母亲给人缝缝补补的含辛茹苦,兄妹俩跌跌撞撞地 长大成人。 从小,欧阳修就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小朋友,最早靠母 亲用芦荻在沙地上写字,开始了启蒙之旅。之后,靠大户 人家小朋友的借书抄读,慢慢步入科举之路。 很小的时候,叔叔就不胜欣喜地跟他妈妈说,这小子 长大后必成大器,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少年欧阳修可能也很自信,可是,考试的情况一点儿 都不理想。 1023年,十七岁的欧阳修第一次跑到随州城应试,卷 子交了,就没了下文。据说,是他写的赋,押错了韵。这 是“乡试”,通往进士之路的第一关,欧阳同学上来就栽 了。 三年后,二十岁的欧阳修卷土重来,再赴随州参加乡 试。 还好,这一回,中了,过关了。欧阳修收拾行囊,带 上五服内的亲属没有谋反不孝的政审合格材料,跋山涉水 ,去首都开封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过了这一关,才 能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才能由皇帝赐予进士的头衔。 次年春天,首都繁花似锦,欧阳修垂头丧气。考砸了 。名落孙山。没资格参加殿试,没机会见到皇帝。 眼看考生包拯等人,一个个中进士,喜洋洋,只能打 道回府的欧阳修难过极了。几个月来,大家在一起,复习 迎考,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要是能跟这些人长期在一起 ,该是何等的惬意! 百无聊赖的欧阳修,决定看看首都再走。这是他第一 次来到首都。首都就是首都,人流不息,商家遍地,马路 也很宽,哪里是随州能比的。这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越看 越舍不得走。 然而,京城之大,何处是落第考生的家? 回家的路上,欧阳修一再触景生情,写了几首感叹考 试砸锅的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孤独、悲愤、失意、落魄 。 日后跻身“古代四大贤母”的欧妈妈,劝慰儿子,不 要沮丧,好好干,三年后,重新再来。 此次进京赶考,欧阳修深深体会到随州的偏僻,没有 良师指点的缺憾。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阳修找到了胥偃。 [二] 当年,读书人带着文章拜访名士,是个普遍现象。欧 阳修这样做,既非创举,亦不算鲁莽。 胥偃热情地接待了这个落榜生。 看了看他的文章,胥偃大喜过望:行啊,你小子行啊! 胥偃问欧阳修:你哪里人氏啊? 祖籍江西庐陵。 胥偃再问:娶老婆了吗? 没有。 当年,欧阳修这般年龄,一般都有家有室了。苏轼、 苏辙两兄弟当年从四川去京城开封考试,比他现在小好几 岁,都是带着老婆同行的。 像欧阳修这样还没娶老婆的,正常的解释,就是家庭 贫困,看不上普通的农家女,也不能去大户人家提亲。 胥偃主动跟欧阳修说:我有个女儿,十五岁,许配给 你,如何? 欧阳修说:oK。 就这样,欧阳修与胥大学士的女儿订亲,并留在准岳 父家,复习迎考。 你是不是觉得,这胥偃与众不同,这个穷小子跟他女 儿门不当户不对啊?其实,门当户对,不是北宋上流社会的 嫁娶天条。与魏晋南北朝士庶不通婚不一样,宋朝人不怎 么讲究门当户对。 宋朝婚姻嫁娶,有个特点,就是重视聘礼嫁妆,大户 人家养女儿倒贴钱,是社会风气。虽然范仲淹、司马光等 人批评过这种现象,但是,并不能阻止这种风气。 所以,胥偃把欧阳修留在家里养着,看似倒贴,在当 年,也不稀奇。 稀奇的是,他能准确地判断出,这是一个注定大放光 芒的凤凰男。 那个时代,流行“榜下择婿”。皇帝一放榜,说,某 某某中了进士,有权有势的人家就对着榜单挨个问:娶老 婆没? 像胥偃这样,不看榜单看文章,赌某男是否凤凰男, 估计一般人家也没这个水平。 不但如此,胥偃能接受这个准女婿相貌丑陋,也不简 单。P2-5 从幼年丧父的寒门孤儿,到“千古三十二圣哲”,看欧阳修充满人情味儿的成功之路。曾国藩认为,读懂读透欧阳修,受用终生。有志青年必读的人生方法论 曾国藩认为,读懂读透欧阳修,受用终生。 ★欧阳修是谁? 一代文宗 | 影响后世千年文风,却酷爱创作流行歌曲,绯闻轶事一箩筐; 千古伯乐 | 学生苏轼对他感恩戴德,老师晏殊却怎么也瞧不上他; 三朝老臣 | 力图革新,却也世俗圆融,游走于人情与礼法之间; 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先有人情,再做圣贤。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可以让欧阳修活过来的传记: 生动、鲜活、真实、有趣。从未有过如此接地气的圣贤。拒绝做一尊只存在于课本中的僵直塑像 这是一本写给有志青年的人生方法论: 这个登场之初又穷又丑又落魄的青年,通往圣贤之路的所作所为,值得年轻的朋友反复揣摩 这是一本写给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榜样书: 欧阳修的妈妈是“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她对子女的教育,到今天为止,都值得为人父母学习 这是一本宋代文学的入门书,宋代历史的导读手册: 读完这本书,除了可以熟知宋朝皇帝大臣间的八卦,或许还可以种草严肃文学《古文观止》 ★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 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 从落魄寒门到“千古三十二圣哲”,欧阳修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即使在今天,也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世俗烟火的圣贤之路: 既要“人情”,也要“礼法”,既要刚直敢言,也需八面玲珑,这是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圣贤 一网打尽的历史名人: 范仲淹、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晏殊、司马光、包拯……你熟悉的宋朝大V,都和欧阳修有不少八卦 日常现代的叙述风格: 轻松诙谐的文风,简单直白的表述,让你轻松读懂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