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五国汇率制度研究/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中国经济文库

东盟五国汇率制度研究/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中国经济文库
作者: 曹玉娜|责编:张利影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东盟五国汇率制度研究/应用经济学精品系列/中国经济文库
ISBN: 97875136705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国际经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 汇率问题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只有妥善解决 汇率问题,才能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推动经济 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选择与本国政治、经济条件 相适应,尤其是与现存制度系统相容的汇率制度 是妥善解决汇率问题的前提。 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的近邻,尽管在社会 制度、经济规模等方面与中国差异甚大,但是作 为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东盟 五个创始成员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 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经济开放及市场制度的建 立与完善,起步早于中国20年,且取得了较好的 发展成绩。研究东盟五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可以 为中国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首先,本书以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界点,分阶段考察了 东盟五国法定汇率制度和事实汇率制度的演变及 其特征,认为在东盟五国的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中 长期存在“法定与事实汇率制度不一致”的现象 。除印度尼西亚外,其他四国事实汇率制度为重 度干预汇率制度,属于中间汇率制度,与法定浮 动汇率制度存在差异。本书对2008年国际金融 危机前后东盟五国汇率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考察 ,发现这段时期事实汇率制度呈现出多边性、实 用性和汇率窄幅波动的特征。 其次,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 论与制度演化学派分析框架为基础,从制度演化 角度分析了东盟五国“法定与事实汇率制度不一 致”长期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正式规则与非 正式规则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导致制度演变过程 具有路径依赖性与缓慢性,从而“法定与事实汇 率制度不一致”在一国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中是长 期存在的。除此之外,“原罪”(Original Sin)“原罪”为基督教神学伦理学概念,此处 借用,指一国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外国银行 或其他机构不能用该国货币提供贷款),甚至在 本国市场上也不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这种现 象在发展中国家非常普遍,本质是金融和经济制 度发展不完善。长期普遍存在,货币合作进展缓 慢,以及各国间紧密的经济联系都是导致“法定 与事实汇率制度不一致”长期存在的因素。 东盟五国汇率制度研究前言在考察汇率制 度演变进程之后,本书利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技术 检验了东盟五国汇率波动性对出口贸易的长短期 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波动性对五个国家出 口影响甚小,其长短期影响系数要么在统计上不 显著,要么数值非常小。只有印度尼西亚卢比的 汇率波动性对其出口的影响程度稍高一些。国内 外经济增长和汇率水平是长短期内影响出口的主 要因素。 最后,本书简略概括了研究的主要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盟五国汇率制度存 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提出 了相应对策,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汇率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战略上 、原则上要坚持独立性、主动性,要对汇率制度 转变的长期性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具体操作上 要注意配套制度的改革,提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同时不能放松对经济运行风险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