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制度研究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制度研究
作者: 刘庆辉
出版社: 知识产权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制度研究
ISBN: 9787513058056

作者简介

刘庆辉,法学博士,原北京市*****知识产权庭**法官,现任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兼任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知识产权仲裁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简介

" 刘庆辉是我指导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毕业的博士。本书是由庆辉根据他的博士论文修订而成。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的责任,应当说是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并不少,既有专著,也有论文。在这个老话题上,要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并不容易。在博士论文选题时,庆辉提出要写这个题目,并说明了他的理由,我觉得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庆辉既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当时又工作在司法**线,能接触到很多鲜活的司法案例,这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庆辉**勤奋、刻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总体上来说,我觉得该书的创新和学术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书的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网络服务商间接侵害知识产权责任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系统地研究了网络服务商间接侵害知识产权责任的类型化、体系化问题,论证教唆侵权责任、帮助侵权责任及替代责任构成的三元责任制度的合理性,而且对三种责任的法律构成和司法适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其次,我国当前的网络服务商间接侵害知识产权责任制度存在一些问题,现行法律在解释和适用上存在困境,无法适应网络侵权治理的需要,本书的研究能为将来修改、完善我国的网络服务商间接侵权责任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实践意义。 再次,本书对于各种责任类型尤其是帮助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和司法适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人们理解和适用《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3款的规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消除人们对于前述条款的误读。 *后,本书对《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规定的“通知与删除”规则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解释和适用进行了研究,指出“通知与删除”规则原则上可以适用于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和侵害商标权案件,但无法适用于侵害专利权案件;同时指出应当根据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案件的特点,构建适用于各自领域的“避风港”规则,《商标法》和《专利法》中不应照搬著作权法领域的“避风港”规则,而应当建立“通知—转通知—删除”规则。 现在,庆辉将其博士论文修订、出版,这是他的学术成果,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后,祝愿庆辉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多*好的成绩。"